『客家料理隨筆194-客家三杯篇』

  或許我從小就受到老祖父,喜歡造詩吟詠習慣之薰陶,我也喜歡寫詩吟詩。就在不自覺裡,我便提筆寫下一首小詩。詩云:「刀工巧妙砧板上,切割細剁我在行。鍋鏟湯杓運自如,酸甜苦辣無秘方。多做多練多思考,滋味口感自芬芳。」這首詩是老妻炒作「三杯料理」之時,我信口胡謅之詩句。而三杯料理之名詞,據說是來自日本「三平料理」,因為日語「三平」之發音就是唸「三杯」嘛。

  秋天的北海道看不出蕭瑟,倒是一個處處忙碌收獲的季節。斯土一片忙碌收獲的景象,看了令人羨慕不已。秋天的北海道,正是鮭魚洄游產卵的季節。此時漁家捕獲的鮭魚,條條肥美引人垂涎。將整條的鮭魚包括內臟,豪邁的用味噌湯予以大塊烹煮。再加上馬鈴薯、胡蘿蔔、白菜、玉米、洋蔥等蔬菜之拌合,一大鍋鮮甜美味的北海道「三平汁」料理,熱氣騰騰足以讓人戀戀不捨離去。

  故鄉的「三杯」,它就是利用一杯麻油、一杯醬油與一杯米酒等三種調味料,快火炒做悶燒出來,再加上一把九層塔的海鮮或肉類之料理。而用三杯所烹炒乾燒出來的主菜,不論是海鮮或是雞鴨豬肉之滋味,香味濃郁撲鼻,入口滋味華麗醇潤。加上油水之沁足,口感滑嫩滋味濃厚,頗受一般口味重的饕客們所喜歡。我家老妻善於燒煮三杯料理,無論是魚是肉都好吃得令人吮指回味。

  我家的餐桌上只要有三杯料理出現,家父一聲開動令下,立刻風捲殘雲鍋盤見底。為了節省生計度支之需要,我勸老妻少做三杯料理。老妻心中自有主張,主動約制它上桌的次數。婦道人家廚藝是其拿手,她見三杯料理受到家人歡迎。三不五時還會裝做忘記,偷偷將三杯魷魚或三杯雞上桌。貪吃的我也只好裝作忘記,快樂的同享其美味啦!

  台灣的小吃美食聞名中外,邇來為了應付大量湧入的觀光客,家家飲食店莫不用心投入菜品之研究,挖空心思,希望能變出更多新花樣,用以滿足那些口慾刁蠻的饕客們。在其諸多新菜之中,「三杯雞」可說是最受歡迎之一。或許因為三杯雞受到歡迎的緣故?各個店家紛紛跟進,妳家推出三杯雞,我家就推出三杯烏魚胗。三杯豬頭肉,三杯千里香,三杯大中小卷、三杯魷魚嘴......。

  隔不了多久,三杯兔、三杯鰻、三杯牛蹄。三杯牛肚等等等都出現在菜單上。左一個三杯右一個三杯,瞬間光景,美食街上幾乎都被三杯料理所淹沒。然而,除了基本三杯調味料相同之外,其他各個店家的料理過程中,不斷地吸收別人的特色,改進自家做法上之缺點,滋味愈變愈香愈可口。川湘的麻辣和客家口味的油香,加上多量薑、蒜、辣椒之燴和,嶄新滋味與美妙口感立刻呈現矣。

  據說:台灣的「三杯料理」係來自於偶然,因為廚師誤用麻油而產生新味。怎知歪打正著一炮而紅,於是引出台灣美食界之新風潮。「料理手法千萬千,運用之妙在一心。」中國廚師天份不見得比別人好,但是他們專心、用心、細心的在料理上堅守崗位之優點,正是外國廚師所欠缺的。而中國料理之所以能夠遍傳世界,它們也是秉持這些原則去發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