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料理隨筆150-溪魚篇之四』

  下雨天,後龍溪的流水沿著溪床蜿蜒奔騰而下,衝撞河床內的溪石激起輕浪。飛珠涑玉,盪漾流波,構成一幅大自然潑墨似的美景。此時,我寧願拿根釣竿站立溪岸,悠閒的垂釣溪內的黃ㄚ角魚。這種外貌類似鯰魚或土虱的族群,貪吃容易上鉤,每次出擊總有不錯的成績表現。若是在泛洪黃水橫流之時垂釣,那麼當天的成績肯定會更加亮麗。在我過去的經驗裡,從未釣過四指大之成魚,通常有兩三指大就夠迷人啦。

  黃ㄚ角魚(黃顙丁)雖然個頭不大,但是肉質鲜嫩甜美,它是老饕們心目中的夢幻食材。此魚之生命力超強,對於周遭環境的適應能力也不錯,即便是在靜止水池之內,或者在江河缓流之中,它也能夠悠哉游哉的過活。白天棲息在水底很少活動,但是到了夜間它就特別的活躍奔騰,而且還會不時的浮游到水上層覓食。因為它的食量很大,所以,每晚它必須努力的覓食,藉以保持體力之需。每年六月開始產卵,而其產卵活動多半是在夜間進行。

  根據溪釣經驗豐富的阿清哥告知,每逢天氣由晴轉為陰雨之時,正是水溪中的黃ㄚ角魚產卵時機。此時母魚會尋找水流平穩,而且水草茂盛之處,等待公魚前來授精。母魚找到適當的產卵地點,它會利用胸鰭挖地掘窩,以便將卵產入窩中。母魚孵卵期間公魚日夜守候在窩邊,一旦遇上外敵入侵之時,公魚立即以期尖銳之顎刺衝向入侵者。如果自身已經受傷,它仍然會奮不顧身的衝向前去。此外,公魚不時的會用其刺疏通窩邊雜物,以便窩內窩外的空氣順暢流通。

  阿清哥曾經是山村令人頭痛之人物,由於突然之頓悟而脫離不正常的生活環境。當他徹底悔悟之後,後龍溪邊就是他常去之地。他藉著溪釣反省自己,投入溪魚之觀察是他最大成就。因為他家與我家相隔不遠,所以,他的一舉一動我都瞭若指掌。我也喜歡在後龍溪畔摸蟹捉蝦,故爾兩人經常接觸而成為忘年之交。我對溪魚的許多認知雨常識,絕大多數是來自阿清哥的傳授。

  阿清哥說:「公魚的守護任務,從母魚孵卵日開始至仔魚出生,並能夠游動覓食為止。母魚產卵附著在溪石上或雜草根部,兩天就可孵化出仔魚。公魚守護期間完全不進食,因此,當人捉到或釣到體型瘦長的黃ㄚ角魚,肯定它就是剛做完守護工作的公魚。」阿清哥溪釣有原則,凡上鉤之溪魚或溪蝦,體長未超過兩寸者一律放回溪中。問他原因何在?他會說:「等它大些再說吧!」

  他的行為我問母親是何原因?母親給我的答案說是「仁慈之心」。待至我上初中,在課堂上請問生物老師,她說這是保護魚資源之行為。懵懂年紀聽之似懂非懂,直到我上高中才明白阿清哥的用心所在。通常我們釣獲的黃ㄚ角魚,母親會挑出大條的活魚煮湯。老薑煮黃ㄚ角魚湯,這是我家常見的湯品。湯清肉嫩滋味鮮美,老少咸宜百喝不厭。老祖父最嗜此湯,老人家說喝了精神都旺盛起來啦!

  母親烹調黃ㄚ角魚還有一招,將處理好的黃ㄚ角魚,一層梅干菜與青蔥夾一層魚疊入大碗公內,最後澆以白醋放入蒸籠上蒸。半小時後掀開蒸籠香氣四溢,挾魚入口骨酥肉嫩,湯汁澆飯更是味美絕倫。么叔最愛用此湯汁澆飯,一頓可以連吃三大碗公面不改色。若將黃ㄚ角魚鹽醃乾煎,一家煎魚萬家香,只要空氣中有魚香飄出,大家都知道有人家中正在煎鹽醃黃ㄚ角魚了。

  服役期間部隊裡多川湘老兵,某日我當採買公差,陪著川籍副班長去阿兵哥市場採買。我們在魚市場見到一大簍的黃ㄚ角魚。副班長說它是黃辣丁,我說它是黃ㄚ角,兩人為魚名爭論起來。後來詢問旁邊一位女性魚販子,她說:「那是黃丁魚啦!」副班長私下買三斤回營。回部隊途中副班長問我會不會殺這種魚,我說會並將殺法敘述一遍,副班長沒說話,回到部隊他便交給我去處理了。

  我殺魚副班長準備佐料,一切就緒開始熱鍋炒佐料,蔥薑蒜末先行入鍋,頓時嗆辣香味充滿廚房,我也忍不住噴嚏連連掩鼻逃竄。接著黃ㄚ角魚入鍋一起拌炒幾下,然後放入淹魚之水量,再蓋上鍋蓋燜煮讓魚肉入味。十來分鐘之燜煮魚肉與湯汁燴煮入味,打入食盆內之後,副班長立即電話通知連長連副,以及輔導長過來共享。一大盆的川味辣煮黃ㄚ角魚,吃得大夥汗流浹背齊口稱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