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於聽懂你說的話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

版主: 林思彤麻吉鄭琮墿胡也

寫作動機:這是一篇大學作文指定題,剛開始看到題目,就立即想起漁夫這篇文章,屈原若是早點領悟,後世如何發展,令人期待!-

-------------------------------------------------------------------------------------

一轉眼,世代更迭,已是千年之後了......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汨羅江畔,細細再思您那句”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世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回想起來,我終於聽懂你說的話。惜哉,那時您的豁達,仍然勸不住我的鬱鬱寡歡,您帶著的幾聲長笑緩緩離去,留下的,是我無比的抑鬱以及憤懣,看見滾滾河水,清澈見底,恨不得與其共徘徊,誰知,這一跳,河裡的冷冽刺骨,竟比佞臣的迂腐攻擊還要傷人、痛苦。看著人們為了紀念我特立節日,撒下粽子,賣力划槳,趕走了魚群,卻趕不走楚國的內憂外患,趕不走懷王身旁的奸佞,更趕不走我名為殉國,實為自殺的笑柄,我的忠貞確實流芳百世,然而,我的半途而廢、一了白了確實也為後世做了最壞的示範。

當時的我,只知道孔子所警惕的榮辱自取,只看見比干的為國捐軀,只知道先賢的鞠躬盡瘁,卻怎麼也沒想過待機而動,乘勢而行,如今,看過了一代又一代的交替,才發現,原來,不只有我如此落寞。

諸葛亮受奸臣陷害,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二陳出師表,七出祈山,最後喪於五丈原,劉伯溫身為開國功臣,最終仍被胡惟庸誣陷,遭朱元璋質疑,抑鬱而終。然而,無論他們怎麼被君主遺棄,仍然不氣餒,一方面積極著書,警惕後世,一方面建功立業,重拾信任,多少為國家盡最後的力量,反觀自己,離騷寫的盡是憂鬱情懷,毫無建言作為,更無法留予後世一絲意見,甚是慚愧。

除此之外,生於亂世者,也不僅僅我一人,漢朝劉邦生於亂世;魏國曹操生於亂世;東吳孫權生於亂世;蜀漢劉備生於亂世;晉朝開國司馬氏仨父子生於亂世;宋朝趙匡胤等等......各朝開國皇帝以及功臣們皆生於亂世,卻沒有一個如我一般急於以死明身,而是匍匐於荊棘之中,等待機會,一展抱負,曹操先後為何進、董卓家臣,時機成熟後,則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霸業;劉備為匡扶漢室,曾經在陶謙、曹操、袁紹、劉表帳下等待機會,最終也建立蜀漢王國,而我,怎麼就一點功業也沒留給我深愛的楚國,就眼睜睜的在冰冷的河水中,無情的看著敵國跨越河界,把楚國滅了,也無能為力。

就這樣,立功、立言、立德我一項也沒參與到,我不如司馬遷遭宮刑之後,仍發憤著史,名垂千古,我不如岳飛受莫須有的冤屈,仍精忠報國,可惜呀!如果能重來,我或許能夠埋藏於世俗,等待楚國需要我的那一天,我能及時伸出援手,如果能重來,我絕對不會受困於”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的自我心態,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歷經百代,我終於有了這番領悟。

如果可以,我想回到江畔想回到汨羅江畔,細細再聽您那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
文友您好:

很多的如果
代表著無數的選擇
但是最後決定的關鍵
在於「實踐」

謝謝分享

古塵
有些事能說不能做,有些事卻只能做不能說,
像屈原這般無法得到君王信任而提供諫言,
或許,默默地付出行事也能帶來很大的改變!

謝謝欣賞與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