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

教學生涯無限好,與那些活潑的年輕人湊在一起,時常忘記自己青春幾許?然而,正當我沉迷其中之際,我的代課結束了。從此開始,又得浪跡天涯找頭路啦。就在我流浪到三芝之前,軍中好友林寶樹告訴我說,他家在三芝擁有兩座石滬。

當時我不知他是三芝人,所以,我一直認為他家是在澎湖。因為多數人所知,只有澎湖才有石滬嘛。之後,林寶樹說他是三芝來的,我對石滬之所知徹底的被顛覆了。原來在三芝真的有石滬,果真真讓我這個專家也跌破了眼鏡。

三芝是北濱公路上的一個小點站,北接石門南界淡水。山明水秀農產豐富,海岸線美得令人窒息。因為此地殊來雨量驚人,故有「小基隆」之稱呼。當年,因一時之衝動放下身邊事業,遠走小基隆準備另展身手。在那裏我認識了簡姓縣議員之後,這才找到一分穩定成長的工作。

服役期間,認識了貢寮來的黃金文與三芝的林寶樹。三人臭味相投脾氣各異,可是感情好得沒有話說。雖然談不上生死與共,但起碼的互相幫助,絕對不會漏氣的。我們在軍中形成勢力,因此與連上袍澤產生不少的糾葛。幸好林寶樹善於折衝,我們多次面臨危機,才能一一的化險為夷,阿寶之功不可沒也。

當天訓練中心細雨綿綿,所有操課都取消改為中山室活動。公共場所如禮堂、撞球台、福利社、處處人潮患滿。我因阮囊羞澀,所以,很少到那些場所去消費。此時,只有與夥伴們打屁閒聊打發時間,要不然,就是聽聽阿寶的鬼故事消磨半天。許多不上檯盤的幽靈鬼怪的故事,自阿寶口中說出來就是大異其趣。

他說鬼故事之氣勢,場景皓然擴散如臨現場,幽怨恐怖自然不同凡響。並不是他善於談鬼,而是鬼怪經過他的詮釋,總是令人聽起來毛骨悚然。經常一個不經意的「嘿哈!」出自其嘴,就可將膽小者,嚇得不敢自己上廁所。

這天大夥又在閒聊,主題聊到澎湖的雙心石滬之美,阿寶卻不經意的插上一句話說:「我們家也有祖傳的兩座石滬。」話一出口語驚四座,我和黃金文不免好奇,很想去他家見識見識一下。於是當晚三人談定,開放首輪榮譽假之時,一起去他三芝老家,親身體會一下北海石滬之美。

日子在盼望中過去,好不容易盼到榮譽假來臨。然而出乎意料之外,小基隆之行,差點因為沒錢而宣告流產。還好中華日報一筆稿費,來得恰是時候,這才解決了盤纏所需之問題。

當日一早我們從岡山搭火車至台北,轉公路局走淡金公路至阿寶家吃晚飯。翌日早上先到八仙宮,再右轉直行至海濱,果然眼前看到一組雙連石滬。阿寶說:「這組,座落於北新庄的雙連石滬已有百年歷史。當年他阿祖時代,眾家兄弟出錢出力,艱辛壘堆而成的生財設備。」

他說:「當年新築完成,不知羨煞左鄰右舍。如今卻因年久失修,已經看不出昔日雄偉的原貌。其實石滬構造簡單,只需挑選合用之咾咕石堆疊成圍牆。圍牆沉水加個進口和出口,利用潮水之漲將魚群趕入滬內,水退魚兒就如甕中之鱉任由人去抓它了。」

石滬是先民與海爭漁的智慧結晶,它也是一種合情合理的生態工法。阿寶家的石滬,雖然已殘缺不全,但從其遺留之堆址可以想像,當初購築完工時之雄偉。儘管來此未能目睹其盛況,但能看到遺址梗概已不虛此行了。

此時正好是退潮時間,海水離岸漸行漸遠。阿寶鼓勵我們,在潮間帶水淺處抓魚摸螺。這個小建議立即獲得同意,脫下鞋子下水摸魚去了。水獵已經很久沒碰了,如今覺得手已遲緩許多,動作不快,在岩礁之間摸索了半天,僅只抓了三隻小章魚,和幾隻梭子蟹罷了。

反正大夥收穫也不多,索性我就將它們給放生了。回到街上,夕陽早已沒入西山,黃橙橙的餘光,把街道上的人車事物染成金黃。走至公車站恰好車來,於是上車回台北,並轉搭火車,連夜返回部隊報到去了。

軍中生活苦中有樂,樂中有苦,只要小小得忍耐,情形不會那麼得糟糕。第二次得榮譽假,時間不多加以阮囊羞澀,我的行蹤只能到達鹿港小鎮罷了。抵達當天夕陽已經西垂,夕陽餘暉光芒金黃照耀著鹿港小鎮,處處都是暈染一片金黃。

在服役友人陪伴下,二人緩步在古鎮內盡意的瀏覽。雙眼所及,處處古蹟。家家陳年老舖純樸斑駁,悠悠的在述說著古鎮過往的歷史故事。這座古鎮充滿著值得挖掘的歷史,証物垂手可得,只需將您的腳步放慢,您將會發現鹿港開埠迄今,經過了悠長歲月,她依舊是個脈動活絡之城鎮。

我們走入古意盎然的瑤林街,令人大大的吃驚傻眼。觸目一片橙紅的場景,真難相信,在此古樸的巷弄之內,紅磚厝前之晒穀場上,竟有筐筐滿曬的烏魚子,令您不得不大吃一驚。

根據吾友所述: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曝曬烏魚子就是當地主要的經濟活動。而鹿港鎮的烏魚子,暢銷海內外但很少人知道,它是出自這條古樸的小街深處。「烏魚」是老天爺,賜給台灣沿海漁民之禮物。

漁民在它們迴游其間,乘風破浪出海去撈捕它。撈捕到的母烏取出魚卵,經過鹽水汁之醃漬,取出曝曬、壓平整形、瀝乾水分之後,約模經過七、八天,它就變成為高級的烏魚子食材。烏魚子暢銷海內外,為地方帶來高度的經濟收入,故爾它有「烏金」之美名。

是日正值中秋佳節,瑤林街的街景依舊是橙紅衝眼。友人帶著我去他親戚家裡,受到他家人熱烈之招待。我們除了當場燒烤烏魚子品嚐之外,各人還再走一大包。這趟來得很值得,因為我從未有過那麼多的烏魚子。而這家主人的慷慨豪氣,更是讓我永唸不忘。

鹿港是開台期間的進出口港埠,因她的海路距離大陸最近,故有許多閩粵移民自此登陸,然後分散到各地方定居或開墾。只因她的交流順暢,許多的大陸技藝與人才,隨這這股移民潮輸入台灣。此外,大陸人信仰的神衹如媽祖、大道公、關爺、三山國王等等,也順著這股潮流進入台灣,共同享受善男信女膜拜之香火。

香煙嬝繞,燭光燦爛的「天后宮」,主角就是媽祖。祂是開台之第一座媽祖神廟,善男信女遍佈全台。鹿港天后宮之規模宏偉,莊嚴肅穆,不論是神誕日或平時,香火鼎盛人潮熙攘。在此可以祈福之外,尚可參觀其雕工細緻的八卦藻井。後殿之金身媽祖全台之冠,而廟方所收藏之宗教文物,豐碩深入令人嘆為觀止。

翌日近午時分,友人用車順便帶我去鹿港與福興交界處,一座古老的三合院內,參觀一家歷史悠久的手工麵線製作場所。是日運氣不錯,下午的陽光特別燦爛,風向十分理想,正是一個曝曬麵線的好時光。

我們走進院落裡,晒穀場上曝曬許多麵線。架架麵線交錯眼前,令人視覺上產生錯覺,以為它們是一片,正在進行的編織網絡。麵線場的主人,誠意盡心的為我們解說它的製作過程。此外,他還在當場表演拉扯麵線之特有技巧。整套過程表演完畢,友人捧場的買下一大箱。

他說這一大箱的麵線,是要讓我帶回家賞味之伴手禮物。「受之有愧,卻之不恭」,誰要他有我這個惡友呢。心情愉快,有吃又有拿,並且還要帶走這一大箱伴手禮咧。回程在車上,我在腦子裡將這兩天的所見所聞,以及林林總總做個總整理。對於鹿港小鎮由燦爛歸於平淡之過程,覺得十分有趣且意義非比尋常。

而那些從大陸傳進來的技藝,全都已經在此落地生根,並已演化成為鹿港獨有的文化特色。而這趟漫遊之收穫不少,滿滿伴手禮物之外,還有這篇熱呼呼的散記,可與大家一起分享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