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許金玉的故事】紙上紀錄片
廣電電影三甲A89033036陳明莉



ACT一、前言
最後三堂課在台北之家辦亞太影展,有託人拿字條給老師,結果他後來才
跟我說忘了拿,深感抱歉。如同【春天-許金玉的故事】在紀錄片雙年展的放映需要工讀生志工一般,亞太影展也是。我們希望把好電影好故事告訴大家。

所以,我已有點紀錄又不太紀錄的方式紙上談兵,也紀錄別人的紙上談兵,當然,就像在剪接紀錄片一樣,不是全部的素材都可以使用。在這裡對這部片做一個小整理。也許這種紀錄不免貼文章,說是論文不如說是小整理,只是以一個對電影這件事放比較重的角度,不免與老師的出發點不同。然而就一個念電影的學生而言,台灣文學課程放映這部片對我來說是有意義而且有價值的。

於是,5.4.3.2.1,Action……

ACT二、導演簡介
曾文珍
· 淡江大學大傳系
· 畢業製作【心窗】獲第三屆(1991年)金帶獎紀實報導類佳。
· 1992年 【心窗】獲第十五屆(1992年)金穗獎錄影帶最佳紀錄片。
· 1993年 擔任中影16mm紀錄片【化粧師】企劃。
· 【心窗】第一屆台北女性影像藝術展參展。
· 1994年 廣告影片製作公司製片。
· 1996年 多面向藝術工作室編導。
· 1997年 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就讀。
· 拍攝錄影帶紀錄片【尤瑋瑋與她的老公】。
· 【水-地沉下去了】獲1997年日本東京地球環境電影節競賽片優等,1998年 【水-地沉下去了】獲1998年第一屆永續報導獎影片類首獎。
· 【我的回家作業】獲1998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獲第二十二屆(1998年)金穗獎特別獎。
· 1999年 【我的回家作業】獲1999年柏林人類博物館影展邀展。
· 【冠軍之後】獲第二十三屆(1999年)金穗獎錄影帶紀錄片優等。
· 2000年 【冠軍之後】獲八十九年度地方文化紀錄影帶獎佳作。
· 2002年【春天-許金玉的故事】
· 獲第3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
· 金穗獎最佳紀錄錄影帶獎。
· 入圍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台灣獎。
· 入圍女性影展。
黑畫面。
ACT三、作者的話
為什麼要拍許金玉?我想我是被她的「氣質」所吸引。她的氣質是「複合式」的:說起「國語」,有濃厚的外省腔;穿著打扮,有幾分日本老太太的味道;滿腦子的「鬥爭」、「學習」、「勞動」思維;後來我發現,她說「台語」是最流利的。這樣獨特的氣質,一直深深的吸引我。
我與許金玉做一年多的拍攝「功課」,深受感動的是她不斷學習的精神。拍片到最後,她竟然可以分別出我每次去拍片攝影機的不同(我一共用了六款16mm的攝影機拍攝)。
拍片時,她更像一個好製片,隨時照顧著拍片現場的工作人員,一下子為我們準備飲料,一下子為我們準備中餐。最令人懷念的是,每次到她住處拍片,她總是切好一盤一盤的水果,等著我們的到來。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經過什麼樣的苦難,會讓人性更發光發亮。在許金玉的身上,我彷彿已經找到了最佳的註解。
接著是快動作的兩人準備工作, 搬運器材, 架攝影機, 站定位。
ACT四、故事大綱

這個是我的回憶 我坐牢十五年
那個時候 我們是在山裡面 每個黃昏
就有好多那個 這個叫做白鷺鷥 台灣話叫做白鷺鷥
看這白鷺鷥在飛 我每一次做夢都在飛
在天上飛 我心裡在想
如果我能夠飛得過這個海就好了.....

1950 年,許金玉因為牽連「台灣郵電總支部」案被捕入獄,在黑牢中渡過了十五年;1965年,許金玉出獄。被捕時,她三十歲,正值人生青春的時刻,愛國情懷在心中奔湧。
在日本殖民時期成長的許金玉,深刻的體會身為次等國民的悲慘命運,對於祖國充滿著孺慕與熱情。當台灣光復時,許金玉聽到陳儀在廣播中說:「親愛的同胞」時,她的眼淚掉下來,那是喜極而泣的眼淚。
在五O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許多台灣的知識份子、工人、農人,因為被當權執政者視為「匪諜」、「共匪」、「叛國者」,而被捕入獄或槍決,受害人約有上萬人。許金玉是眾多受難者中之一。她原本是一個養女,十四歲時開始做女工,二十四歲進入台北郵局工作,因為參加讀書會,受了思想上的啟發,走上工運之路,換來了十五年的黑牢,改變了她的一生。
出獄後,許金玉在同學的介紹下,認識了難友辜金良生先,兩人攜手一起渡過後半生。在就業困難,工作處處受阻的情況下,他們夫婦倆人胼手胝足地在屏東開了一家皮蛋行,患難與共的精神,相互扶持。因為對理念的堅持,及對同學們的支助,皮蛋行成了他們的革命事業,一同實踐他們的勞動理想。
青絲已經成白髮,許金玉已經八十歲了。她是一個養女、一個女工、一個女政治犯,為人妻子,當皮蛋行的老闆娘,一生執著理念、認真學習,多重角色的扮演,豐富充沛的生命力,跨越了近一世紀。

Zoom in
ACT五、民眾紀錄片公園討論區

主題:春天--許金玉的故事
作者:米子
張貼時間:05-03-2002 01:26 PM

「你覺得我有後悔什麼嗎?我從來沒有後悔,我還覺得很慶幸,否則我現在一定跟普通人一樣,甚至連在這裡跟你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 ** * ** * ** *

即將入睡前,看著無聊的電視廣告發呆,總覺得有什麼預定的事情沒做心神不寧,於是想起了公視正在放的這部紀錄片。轉台時已經播出15分鐘,許金玉看似應朗的嬌小身材,站在一層層高疊的皮蛋架前侃侃而談。相信衝擊我的激烈感受,絕對與其他第一次看見許金玉的人們相同:那絕不是媒體呈現中,一向被塑造為「受難者」、「受迫害者」,白色恐怖下所謂「犧牲品」該有的氣度。

1950 年,許金玉因為牽連「台灣郵電總支部」案被捕入獄,在黑牢中渡過了十五年;1965年,許金玉出獄。被捕時,她三十歲。現在的許女士,八十歲了,但眼神中所流露的堅毅,一再宣示她長久以來從不曾服輸的精神。受訪間,許女士不斷以道地的閩南語及標準的國語回答,用字與語言精確練達,這是同年齡婦女間少有的景象,同時也足以看出她曾受過不凡的知識教育及訓練。白色恐怖帶給她的回憶雖然無法抹滅,但是她從來不後悔。出獄後,同因白色恐怖而入獄的同學,介紹老辜與她相識,成為下半輩子一同攜手的伴侶。「我想如果要跟一個人結婚,一定要是志同道合的。」許金玉的同學也嫁給一個因白色恐怖事件出獄的男人,她們因為有相同背景,「所以我跟她結婚之後,在各方面都可以很配合。」她們的生命因白色恐怖而開始,因白色恐怖而結合為不同的旅程。對她們來說,過去的傷痛並不能為她們帶來永久的傷害,面對新的人生,如何建立新希望更重要。

當然,她們並不因此滿足。除了面對個人生活劇烈轉變,她們更希望以過去的親身故事,寄託下一代思考如何主動爭取更好的生存環境。許金玉不但參與520遊行,更積極在各大專院校與團體中分享她的經歷。就如同她在台灣光復時,為了迎接來台國軍人,「我是真的主動的去參加,根本不必別人說」;愛國的情感從來不曾因迫害而磨盡,年齡與體力更不曾成為阻礙。

最令我感佩的,是許金玉女士與一群同學到綠島監獄參觀,現在的綠島實際上已經沒有五O年代的叛亂犯監獄,只剩下關七O年代政治犯的空牢房。「這是她們監視用的窗口,這下面這個是送飯的。」許金玉笑著面對鏡頭介紹牢門,這一幕竟讓我幾乎哭了出來。如果是你,因為參加了一個讀書會,因為愛國,因為想提昇同胞們成為一等國民,而坐了十五年牢,你是不是有勇氣重新看待過去呢?許金玉的不凡,展現的不只是她過人的堅強人格,也顯得現在這個時代的人們,太過消極與懦弱。

值得特別強調的是,導演曾文珍以一種溫和的、不著痕跡的剪接手法,將過去與現在充滿政治意味的衝突,都化解在緩慢流轉的影像之中。也許是同為女性,曾文珍留意到許多女性特有的小動作,尤其是在綠島監獄中,特異保留了一段再度回首牢房的注視;影像所綻放的語言,是不必刻意說明的。

這部片結束的很有意思,我反覆想了想,的確值得反覆玩味。許女士在鏡頭前很不服氣的說自己從來沒有後悔過,接下來說「我原本是個養女...」,影像軋然而止。是否導演因為自己過於嚴正的一句問話,而決定採取這種忠實的呈現,「聊表歉意」擺在影片尾巴〈總覺得我想太多〉,還是這是一種最新的倒述手法?還是....因為我沒看到開頭,所以想不出關聯?這也提醒有心欣賞紀錄片的人,對於一部紀錄片的尊重,第一課就是得從頭看到完〈也許有機會再跟導演聊聊....〉。

作者:曾文珍
張貼時間:06-19-2002 10:55 PM

米子:
影片的前十五分鐘是將許金玉現今生活及成長背景做了一個介紹,片尾最後是有一點倒敘手法,想讓這個故事再說一次.在接觸許金玉的過程中,她總是說,她不曾後悔,這話令人印象深刻,也令人感動,所以在剪接時,我便如此處理了,也想為影片最後留點韻味...
整部影片是八十分鐘,在公視播出是五十五分鐘版本,以後若有機會播出八十分鐘版本,再通知你,請你指教...

作者:waitg
張貼時間:10-31-2002 08:49 PM

一直想看看這部紀錄片
不過因為時間的關係 總是錯過

白色恐怖是我一直在關注的一個焦點
除了因為和所有有所關聯之外
更重要的是那個一個很悲哀的時代
有一群人 默默的為此流著眼淚

我想知道的是
未來我們在哪裡還可以閱讀到這部紀錄片
原來除了文學 電影之外
紀錄片也紀錄了白色恐怖那個悲情的時代

作者:永林
張貼時間:11-11-2002 12:19 AM

請問您的拍攝設備清單是甚麼
能夠讓人分享嗎?
謝謝

作者:曾文珍
張貼時間:11-12-2002 06:41 PM

我想你是要問攝影機的部份吧?
這部紀錄片用了六部16mm的攝影機拍攝,
包括Aaton XLR, Aaton SLR, ARRI 2, ARRI 3,
CP16, Bolex.
另使用了軌道及Crane等輔助器材拍攝.
會使用這麼多部攝影, 反映了獨立製片在製作上的困境.

最近幾次的放映, 都是以Video方式放映,
無法看出不同攝影機在攝影質感上的差異.
12月初的紀錄片雙年展, 將有放映拷貝的機會,
如果你有興趣, 可以前去觀看,
或許從放映拷貝,可以看出一些差異性.

Slow motion

ACT六、金馬獎新聞報導
山有多高、春天 雙獲最佳紀錄片 2002-11-16 中央社

【中央社高雄十六日電】 第三十九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今晚間在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舉行,最佳紀錄片獎由湯湘竹出品的「山有多高」與曾文珍出品的「春天─許金玉的故事」雙雙獲得。

「山有多高」與「春天─許金玉的故事」兩部,今年同時入圍,結果同時獲獎。

回到開頭的黑畫面
ACT七、明莉賞味
集體受難的氣氛有助於個體的內心焦慮,一個人的時候容易內心焦慮。【春天-許金玉的故事】中許女士與大環境對抗思考其實是一件很危險的事,然而很多時候自焦慮泛起的漣漪,是在腦海中如夜晚的蛙鳴環繞於耳,無論是睜著眼或閉眼。

每當人群圍繞著街道,孤獨的感覺油然而生,直到遇見熟悉的家人朋友,臉上的表情起了變化,心中某個被遺棄在垃圾桶裡逆來順受黑暗污穢卻溫暖的孤獨依舊蕩漾。腦子接近100﹪思考本我狀態。

因為太想寫而寫不出一些有趣的字眼。死亡的陰影只會隨著時間的遞減層層加深,你現在的生活與破碎的往事永遠紙隔著一層透明的玻璃。

向前走。不回頭,一無反顧。過去的難堪的燦爛的回憶都是回憶,法國導演布列松:「感情產生於受機械規律約束,產生於機械運作。」「把過去放回現在。現在之魔力。」就讓一切在電影裡實現。

ACT八、結論
這樣玩很有電影形式主義味道,不過紀錄片是寫實主義派門,如果說以解構主義而言作者論的存在與觀眾解讀角度的不同很有趣,「春天─許金玉的故事」給我們很多啟示或沒有,在這間R603很難說。

ACT九、參考資料
民眾紀錄片公園討論區http://www.fullshot.org.tw/cgi-bin/indexpage.p ... ostid=1346
公共電視網頁
http://viewpoint.pts.org.tw/arch/91.5.2htm.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