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觀論:《談台灣文學生態發展與脈動走向觀論》




 長期以來,我們只知道在台灣政壇型態上面,有著一種不同理念區分的派系發展。但在這種所謂Vernacular literature ecology phenomenon(文學生態現象)的發展型態上面,卻暗自早已鑿引著不同居間裡頭的派系分流,而這種具有儼然性軸線型態的現象產生,乃可從中國文學歷史這一路傳脈分流下來,而引發出不少文學派系上面有著許多不同影響性的思潮引流。

 從中國文學史流程上面,自周代詩經風雅頌、漢賦、 魏晉駢體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戲劇、清小說、乃至民國初年白話文學的文藝興起,這一路傳承下來,可謂是名家輩出,派系琳瑯無數。

 因此,在台灣文壇上面,所產生諸多文學(詩壇)派系的發展當中,這期間,也往往因有多數文人的寫作理念不同,進而也逐步開始劃分著這一種所謂台灣本土文學史上的分流鑿引?尤以在當前台灣現代詩體具有數十年發展裡頭,更是區別著多數不同流派的發展時期,藉以來做為各學門派的主導引向。

 同時,在我國傳統文學歷史具有各種不同循序的流程當中,正告訴我們有著許多省思自惕的寶貴經驗?

 也就是說;當處在某一個階段性快速發展的環境背景需求之下,產生了這一種所謂有著新世代以及新思想結構條件的萌發時期,這時候乃必須要儘快建立起另一個新主流價值的轉移呈現,藉由來穩定當前面臨這種具有脈動趨勢與文藝復甦的整個局面。至於在下一個十個年度發展之後,台灣本土文學將會面臨如何走向,我們始終無法做出任何的初步預估?唯有讓我們勇於來面對當前台灣本土文學歷史的秉實交代,也才能夠擁有未來性的後續發展。

 反觀,在這數十年來,台灣人長期在研究台灣本土文學歷史的回顧與走向,早已不知多達幾人去了?而這其間所牽連到不同時代背景以及本土脈動的人文因素與發展範圍,又何其廣涉的多;因此在這個時候,我們也只能往前看,並且來一起勇於面對;而我們卻沒有太多時間來往回走?

 問題是;只要我們一回頭,這日後的台灣本土文學,將要如何持續發展下去?而以後的台灣文學歷史記載,也將會面臨一種主流斷層或與傳承空白的危機出現;因此,我們必須要宏觀於未來,而不是短視於目前!

 關於這個具有嚴重性的問題點,我個人必須要這裡來加以強調說明。

 當然,這乃只針對在台灣本土文學生態的現象過程,必然會有著一種長期性的「內環因素」問題存在;再加上長期以來台灣文壇各大派系的堅持己見,因而也形成於所謂這一種具有台灣文學生態循序上面的主因之一。

 同時在這個所謂的「外環因素」上面,總是無法提出較有具體性以及派系整合之後的主軸理念,藉以來做為一種具有台灣本土文壇上面的首引主導,因而也產生在派系與派系之間,有著不同文識理念的相互砥礪之外,始終也無法伸張於一種具有主體型態上面的產業發展之要因所在?

 其次,在這個所謂的「外環因素」上面,還有另一個真正的問題存在;也就是筆者時常在文章中所提及主文學脈動走向以及產業發展之下的主體性問題存在?若是完全沒有這種所謂文學主體性的明確目標,那麼在這當前網路文學的發展當中,其網路文學精神就如同渙散難聚一般,一旦失去這個主軸凝聚力量之後,緊接著便會產生寫作無依、意識萎靡、蔽態現象四起、主文學產業市場大幅影響與萎縮(包括有許多作家們的書幾乎都無法銷售出去)、文人與詩人越來越沒有文學價值與地位、以及直接危機到整個文學體向有著後續性的長遠發展等等。

 在談及上述生態現象之前,基本上在這裡我們必須要深切認知一個問題點的真正原因為荷?

 所謂文學創作,乃必須要環扣於一種文學評論以及學術分析或與掌握於市場產業商機(讀者群)來作以一種所謂的環狀生態導向,沒有了這些生態過程,文學傳承或與作者本身的寫作理念,將如何衍揚下去?相形之下,這所謂的文學創作,一經在某個場合公開發表之後,接下來也就會有著一種產商機所帶來價值附加之現象產生;一旦有著產業市場商機上面的價值性以及主體性存在之時,那麼緊接著周邊的文學評論、學術研究、詩刊類以及一些文藝雜誌類,這時也就會跟著百花盈滿、四季如春之景象呈現。

 當然,在這居間所謂的文學創作、文學報告、文學評論以及學術研究等項,乃是會具有著某種不同識見的差距所在。

 所謂文學創作,乃是記載寫作者們具有一種生命觀感、歲月回憶、生活多樣、情感豐富、心境觸感以及其他包括多項文識觀照等等的諸多寫意表現。

 文學報告;其包含屬於一些藝術性的、通訊的、特寫(或有關文史工作研究範圍類),並且以一種文學性質的報告形式,藉以來反映出種種現實生活裡頭的現象與情況等等;也就是一般我們看到的新聞、報類、雜誌、周刊以及其他不同性質文學報告等等的散文形式來敘寫等等。

 文學評論;乃是依附原作者文章內容來做為評述依據,這居間乃有虛實效應產生;或者是在文學生態裡頭有著諸多正負現象,藉以能夠來做為一種裨益性的評論判別等等。

 若依學術研究話題而言;乃是屬於有著一種深入性的文學探討以及觀析研究;其也包含歷史蘊實觀照、文學動態發展以及未來產業動向掌握等等,這些也都是在研究探討的主題範圍之內,緊接著也才會有這種所謂學術性價值附加的深研論述與學說理象呈現。

 實則上,文學的主體性,本質上是不改變的;而真正在波動變化的,則是在不同文學發展時期而萌發於這種趨勢脈動的結構狀態之下,所產生於一種文學產業危機的價值轉移現象呈現;或者是由萎靡現象而產生於另一種文藝復甦的新文學崛起。而這種現象,我則稱之為Vernacular literature main body ripple effect condition(文學主體波動效應狀態)。

 當然,我在這篇論述文章裡面所強調的是;這種現象,一旦面臨萎靡效應產生之後,則有可能會埋沒更多的寫作人才,甚至於會深及影響到文學主體之下有著周邊產業大幅萎靡的效應呈現,進而又讓這眼前的Secondary literature(次文學/旁系文學)以及Pseudo literature(偽文學/變相文學)旋即取而代之的效應性現象存在?

 而這些現象呈現,則是我個人目前所要深入研究的思考點之問題所在;難怪那些前論者,早已估算出在80年代之後所產生這種所謂「文學已死說法」的效應存乎。

 而經由筆者目前所大力倡導的台灣本土新文學主義時代走向,乃是已呈現出有許多所謂Vernacular literature reader(文學原讀者),這幾年也已陸續洄游到部落格寫作平台或者其他各大網站的生態上面,投入了寫作行列,本質上這則是在這一種文學迴引的奇特現象之下,所產生出另一種所謂Latter modern literature principle idea tidal current phenomenon(後現代文學主義思想潮流現象)呈現;簡稱為後文學時代思潮現象。

 而類似這種生態脈動現象,乃將是由原有「舊本土文學」與「新世代文學」之間,有著一種相互交替轉換的現象產生。

 我個人認為其真正原因乃是;從台灣早期的鄉土文學一直發展至今的都市化學潮之後,而眼前這個所謂「台灣舊本土文學」早已被「後現代文學思潮」有著另一個階段性背景轉移之下,所形成這一種所謂的潮流趨勢呈現;在此情況之下,也已逐步達到另一種所謂By squeeze effect「被擠壓效應」之後的替代與轉換,並使其產生於一種「台灣舊本土文學」無法與「新時代文學」的相持抗衡之下所產生的這一種新世代文學崛起的效應所在。

 反觀,自台灣本土文學90年代發展之後,同時也將會形成於這一種「新世代文學力量」的初萌現象產生;這亦正是所謂在被擠壓過後的反彈效應產生,因而延至於今日也才有著真正所謂Latter modern literature principle idea tidal current phenomenon(後現代文學主義思潮現象)的過程產生,這當中也快速造就了今日這個所謂New vernacular literature time(新文學時代)的逐步崛起。

 基本上,從60年代台灣本土文學正式走入於後現代詩發展時期,乃因是這個所謂Intrinsic question(內環因素)的現象產生,而導致在這個所謂Latter modern literature principle idea tidal current phenomenon(後現代文學主義思潮現象)發展裡面,始終無法有著這一種台灣本土文學主體性之意識價值的後繼鞏固,也因而導致當前這種所謂的Network literature phenomenon(網路文學現象),有如散沙一般四處散溢。

 相對之下,目前台灣各大文壇(詩壇)派系,仍在各持己見,觀望當中,始終無法採取一種聯盟方式,藉以能夠來形成於一種內聚力量的主軸引導,同時也失去著這個具有後現代文學主體價值的秉理機會所在,因而也導致這種所謂Latter modern literature principle idea tidal current phenomenon(後現代文學主義思潮現象)有如散沙般現象之效應產生;再加上各家詩刊以及文藝性雜誌刊物部份,也已無法作以一種有效益性的廣義推展;那麼基於上述深研探討的要因條件之下,也就有可能形成於這種所謂的Literature deterioration(文學已死)主因之說?

 因此,這種現象,乃已牽涉到早期台灣本土文學以及文化背景變遷的衝擊因素很多,再加上當前網路資訊媒體的快速發達,以及屬於一些文學性質的平面媒體大幅萎縮,這些背後問題,早已形成於一種無法相持抗衡的局勢時需應求?

 其另一個主因現象;則是目前的確有很多網路部落客的文創寫作能力,早已超越了許多寫作家們的發展實力,那麼在這種情況,對許多寫作家而言,相繼也產生了一種相當大的寫作衝擊;因而也萌發著另一種在文學閱讀市場上面,有著這種所謂Reading repelling effect phenomenon(相互排斥性效應現象)產生,這是問題其一。

 其次,部落客與部落客之間的文創作品,乃會呈現於一種相互評比現象產生,一旦個人文創作品素質若無法過及多數認同,日後若有出版個人書籍之機會,也將可能造成無法大量推展個人寫作理念之現象呈現?

 其三,當前網路部落格寫作現象,還是一樣會呈現這一種所謂的文學發展波動性之現象產生,一般部落客寫作生命期約2至5年期間左右,有些可能會長達5年以上。其真正主因;有大多數的部落客乃因長期投入寫作之後,雖已實現個人的寫作夢想,但在個人的寫作能力以及蘊思能量的差別上,往往遠不及他人之文創能力,再加上有著長時間的腦力思考投入之後,始終看不到自己的寫作未來與文學希望,因而也很容易造成棄之離格為居多。

 其四,所謂前者已去,後者即來。這種現象也已產生著這一種所謂文學發展波動性的相互迭替之效應呈現。而在這一波波前來投入寫作的新部落客成員當中,乃有可能造成後者與前者的寫作能力之間,遂自帶來某一種相互評比之後的衝擊現象產生;除了初學者之外,然又在每一個「後波次」的少數後者有備而來之下,因而也會產生於這種所謂Reading repelling effect phenomenon(相互排斥性效應現象)呈現。

 因此,我們當前無法否認的是;經過筆者具有多年深研探討的思考角度當中,那些屬於原有多數文學讀者群,在網路資訊發達的大幅導引之下,則已陸續迴引至各個網路部落格的寫作平台上面,並積極投入在這種所謂網路文學創作的增識行列,因此,這個所謂的「網路部落客」現象,乃已是屬於這種所謂Vernacular literature reader(文學原讀者)的凝聚形式,因而也產生著一種所謂網路部落客與作家們之間的寫作競爭以及後部落客與前部落客之間的寫作評比效應現象所在。

 但我們始終還是無法去否認的是;所謂這種Literary production competition phenomenon(寫作競爭現象),卻暗自在導向著「主文學產業價值」上面,已正式走入於一種所謂大眾化閱讀市場的產業危機存在?

 其真正主因;乃是有許多網路部落客的文創能力與作家們的寫作能力,早已形成於一種所有寫作知識領域與能力之間所呈現出這種具有反射性的相持抗衡的現象產生,因而也導致著許多作家們的文學作品,已無法逐步達到在這當前網路部落客們以及在文學產業市場上面,有著一部份主流派讀者群的閱讀需求,進而呈現於這一種所謂Reading repelling effect phenomenon(閱讀排斥性效應現象)之產業危機存在。

 相形之下,有關於一些「次文學型態」的書籍,卻也順應著這波新時代潮流的相互迭起,因而取代著「主文學市場」的產業商機之後,便開始形成於這一種所謂Literature independent industry shift phenomenon(文學主體性產業轉移現象)呈現。

 從上述的諸多現象觀析當中,我個人認為;這對未來的文學傳承上面,未必是一個不好的發展現象;則也可從這種所謂寫作生態的循環淘汰當中,讓一些真正有實力才華的寫作人,今後則可免於被冗沒的命運?

 但我們也不難看出,在這些文學生態循環的現象當中,所產生的廣泛因素乃是先由「內環現象」的長期蘊起,繼而導致於諸多「外環現象」的無法掌握,再加上目前這種所謂新科技產業時代的帶領之下以及有著網路資訊產業的大幅發展之後,便已形成著另一種所謂Network literature time phenomenon(網路文學時代現象)的效應崛起。

 而這種所謂Network literature time phenomenon(網路文學時代現象),即開始呈現著另一波台灣網路文學時代的生態局面。然又在所謂屬於文學發展期間所帶來這種波動性效應現象的局勢造就之下,始終無法深獲各方學界的相應肯定。其真正主因;乃是網路部落客們的寫作素質,目前仍呈現於一種作品泛濫、良莠不齊以及過於樣板抄襲、缺乏篩選步驟的現象產生。

 因此,在當前這個屬於Network literature time phenomenon(網路文學時代現象)發展局勢裡面,由於短時間內乃無法獲得各方學界的價值肯定之下,屆時,乃由筆者所創立「沙丘.純文學藝術創作天地」這近一年內在海內外所發起於台灣本土新文學史上,自90年代末期由這個所謂Latter modern literature principle idea tidal current phenomenon(後文學時代主義思潮現象)正式走向為另一種所謂New-vernacular literature principle time(新文學主義時代)局勢的發展開始。

 而這種所謂New-vernacular literature principle time(新文學主義時代)正式崛起,它將必會形成於一種新文學產業生態以及文學意識興起的主軸價值存在。並且在網路部落格文壇上面,極力推動「愛文學.救文學」的精神與理念,藉由來達到這一種挽救主文學產業走向以及有著一種主軸價值的重大馱負;同時也將會對網路文創人才的大幅培育、以及實施寫作教育的主流提昇、或與是在之前的後文學發展時期所蘊釀著一些所謂沒有合理化的蔽象改革方案等等。而在這些前提條件以及諸前因素的導引之下,也才能夠有機會重新鑿引出另一個新文學世代產業價值上面的文藝復甦。

 然在這整個計劃的改革推行當中,最後還得需要這一種所謂的Retrieval literature industry improvement method「方法論」,而這個Retrieval literature industry improvement method「方法論」也才是解決當前文學有著許多窘境的一個關鍵性?這期間,則也會產生一種所謂的擠壓效應,並且以當前許多現實狀態來進取另一個煥然一新的文學主流結構?。

 相形之下,筆者這幾年從事個人學術研究的許多方案當中,在這整個過程期間,至始至終還是認為;乃必須要積極提出這一種有關挽救主文學產業以及主軸價值的Retrieval literature industry improvement method「方法論」之機制相應,藉以能夠來達到當前諸多現狀效應的因應措施所在。

 本文結語:

 目前這種具有效應性的Retrieval literature industry improvement method「方法論」因應措施方案,並不是在短期間內,便能夠一氣呵成的擬定完成?

 乃必須要花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觀察之後,也才能夠來作以這一種深研方案的諸多考量;目前初步研究之後,已有這一種草擬輪廓的計劃暫定,但還是會不斷面臨計劃修改的可能性存在?這也只是屬於一種具有個人學術研析上面的鑿引開端,藉以讓更多前來關心新文學動態的寫作朋友們,能夠一起來深入瞭解這個具有台灣本土文學生態現象效應上面的實質性存在。

 但我個人在這裡要強調的是;台灣文學生態現象是如此,至於海外各地也必然相差無幾。這也是從中國文學傳統歷史一脈下來,所造成於這一種所謂Cultural inevitable phenomenon(文化性必然現象)。

 而目前陸續所發表文學改革計劃上面的前置性作業走向,乃有著一種必須性以及正當性的來持續進行(例如隨筆漫談、文學觀論以及學術理論等諸項表述文章),在此次文學改革推動計畫四大步驟階段當中,目前已走至第三大階段的尾聲,約今年七、八月份將會展開最後一個階段性的全力推動(目前計劃暫定如此),因此,在短期內將不可能藉機來作以草率結論;並且由由2010年6月11日開始推展至今,則有可能延至今年度(2011年〉或是達到整個局勢穩定為止;並且在下一波次推動計劃的評述方式當中,亦會陸續帶給各位有著許多不同改革論述的探討型態出現。

 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先由這個具有原發性的理論結構當中,找到這一種所謂諸多蔽象形態上面的解構方式,進而能夠再重新整合出另一個全新理論的結構方案。相形之下,我們必須要把之前所曾經發生過的一些癥結現象問題,藉由這次改革計劃當中來分析得透徹一點,這樣我們也才能夠早些真正瞭解在這條寫作之途上,於今於後該要如何去取得這一種所謂有著正確性以及正當性的合理方向來走;而這些也正是切身著每一位新文學寫作人(包括海外華人所有區域性)有著一種於未來性的發展定數?

 至目前為止,在海內外已有多數學界人士積極前來關心這次新文學動態與改革計劃方案的文學朋友們,在這裡沙丘也順便把目前的主流寫向訊息,轉至給各位來作以深入瞭解一下;並且敬請期待後續發展,謝謝各位。




                                                -沙丘-
                                2011.05撰寫於台灣.台北

沙丘.純文學藝術創作天地╱最新文章發表公告說明:
 
 *本篇文章乃屬常態文章方式安排發表。
 *台灣、香港以及北美等地,乃繼續維持繁體文字形式發表;大陸內地全面更改簡體字方式發表。
 *部落格裡面的所有文章,早已輯入集結完成,未來有出版書籍走向,請勿任意引用;或作其他商業圖利之用。
 *本文將會安排其他文壇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以及喜菡文學網等地駐外同步發表。
 *以上說明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