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文學論談:《沙丘談所謂的寫作思想?》

                                                                                      

 由人類早期開始有著一種所謂群居性的社會形態轉變之下,同時也造就了各自不同的語言、歌聲、舞蹈、信仰儀式、雕刻圖案以及文字形式的交流傳承。

 當然,這期間也不外乎也會有著許多不同思想的萌發與導引,藉以來做為一種生活與族群結合之間的信念契機。

 反觀之,我們也可以深入明確瞭解到;在任何一種不同形式的事象狀態之下,皆會有著各自不同思辨蘊釀的想法與引向;而筆者在這裡所訴求的「寫作思想」,也正是傳達這一種此象之意。
 那麼什麼是「思」?什麼又是「想」呢?

 簡單地說;思,它則是屬於一種比較集中性的深入思考所在。

 也就是我們習慣常用的深思熟慮,抑或是思源、思量、思惟、思索、思念之類的等等構思所在。

 而所謂的這個「想」,它則是屬於比較廣泛性的想法延伸。

 也就是我們常去用到的想來想去,或是想像、想要、想念、想開、想到之類的等等構想所在。

 所以,當我們懂得去瞭解了這個生活中的深詣道理之後,因此,相對也就會藉由著這個「思」與「想」的衍述劃分,而更能夠讓自己去懂得如何領悟出許多人事物之中的是與非,真與實或與虛與假之間,藉以來作為生活中一種非常明確的觀念判別。

 尤其目前在現代化科技與時代文明的大幅發展之下,開始有著一種資訊網路的媒引傳遞,相形之下,也造就了許許多多的部落客,有著各自不同於寫作平台上面的抒寫交流之現象存在。

 當然,在這時候的每一個部落格寫作平台表現上面,經過一段時候過後,就形同如一座座火山口形狀一般。停格的就叫做死火山。目前還尚在運作的,也就叫做活火山。而我們的思考腦漿亦形同於那每一個火山口裡頭的沸騰岩漿,一旦經過被思考與蘊釀之後,緊接著也就會觸及電腦按鍵、爆發以及灑落,並且大量噴出一種宛如訊息傳達般的濃煙漫霧以及岩漿流向之現象產生。當四周岩漿停滯在部落格寫作平台上面之時,而眼前的讀者群,彷彿是前來觀賞火山噴岩之後觀光客;而這種過程,則已形成了一種所謂的「生態現象」產生;也正是當前所謂的部落格運作形式與寫作生態上面的效應存在。

 從我個人有著長期性的「思」與「想」的深入研析當中,直到發現有很多事態現象,皆會有著一種所謂共同性的原著點形狀呈現?而這個所謂雛型性質的形狀現象,並不形成於一種長線波狀或者是類似各種曲線現象呈現?其也包括不是菱形或是方形;當然,也不是圓形循環現象所致?而正是這個所謂的「原蘊性點狀現象」呈現。

 所謂人類的生命原點,乃是基於在精子與卵子之間有著瞬息受精後的那一刻起,便開始建立在一種呼吸聲、心跳聲以及充滿著一種啼哭淚水的血肉之軀上面。

 除了人類以及諸多生命體的上述「原蘊性點狀現象」之外;其在任何事態的原點現象上面,也皆會形成於這一種相關點狀原態之現象呈現。

 於本質上,這個「點」,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而是在人類的長期思考蘊釀之下,所形成於這個「原蘊性點狀現象」的奇妙現象呈現?當然,它是可以被止境的。但仍然還是止不住「無常現象」的捉弄與驅使之下,便很容易產生於這一種所謂的蘊釀效應現象存在;之後緊接著便又開始延伸著各種不同形貌狀態的相應結構現象呈現;其也包括有著另一種無形狀態的訊息反應;當然,這期間也會有著一種所謂直接性或與是間接性的感應現象產生.....

 因此,有些現象一旦延伸出去之後,則會很快速的繞回原點。

 有些現象,則必須繞了一大圈曲折性的線狀形態之後,也才能夠繞回原點。

 有些現象,一旦延伸出去之後,即已開始產生著一種所謂的循環現象,不斷在循徑而行。

 有些現象,一旦被延伸出去之後,即開始在眼前消失無影,至於會相應在何處,有時可以明確掌握;有時也完全無法而取得知掌握?但它還是存在的。

 有些現象,則會產生於一種多重性或是有著一種多發性的分裂行徑。並且懂得如何來借力使力,因而有可能會從另一個毫不相關地帶的力量形成,其後再轉移至原有目標,並且可供給支持的主體力量穩固之下,進而能夠使其達到另一種充分發揮的力量效應存在。但這種力量現象,乃是具有時效性的,一旦過了這種時效力量相應之後,則又會呈現於一種疲乏狀態產生。主要是往往因為這個原蘊點的後續力量原本不足,而才會顯現出這種所謂借力使力的依附狀態出現,一旦所依附的力量產生疲乏之後,本身也會跟著快速疲軟。

 有些現象,是聞不到、聽不到、看不到、嚐不到以及無法用自己的思考去產生觸覺的;或者是有聞無聽、有聽無嚐、有視無觸等等類似現象呈現;又或者可在於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以及思識部份皆可觸之等等現象呈現。

 有些現象,則又會因為達到某一種自我飽和點狀態之後,而產生於另一種所謂的原蘊點自爆狀態。也就是說;它原本是存在的,但事後因某種因素而導致失去了這種存在的效應產生?

 有些現象,是根本不存在之後,因而也產生了另一種假性(抽象)虛有或是轉換為實有(具象)型態的現象呈現。

 有些現象,則是屬於一種實有體狀呈現,但會被誇浮、假借之虛貌產生,而得以面臨被掩蓋冗沒的危機效應出現;又或者有著錦上添花之妙的現象呈現。

 但有些現象,還是會產生於一種所謂跳脫狀態呈現,或是由金變木、由木變水、由水變火、由火變土或者是再由土變金形成於一種極度跳脫性的循環轉變狀態等等現象呈現。譬如說;基本上這個現象的原體本質是不變的,一旦有環境因素遷移轉變之後,而改變原體的本質而走向於另一種所謂不同層次變化需求的效應現象存在。而類似這種現象,除了具有多層面複雜因素所導致各種不同性質的相應組合或是分裂組織之外,也可由另一種單一性現象來形成跳脫。譬如說;樹上葉子,並不是自行凋謝,而是藉風向外力來使其脫落;或者是地上的一灘水,不是自然乾涸,而是藉由外力吸收或被擦拭之後使其不存在等等現象產生。

 所謂一個人的寫作現象,亦是如此。在任何一篇文字與形式的表現當中,能夠帶有多少的思想蘊釀以及思考轉變,那則是瞞不過人的?一個人的思辨能力能夠達到什麼程度,並且能夠擁有什麼樣子的思考狀態與形式呈現,若仔細去辨析之後,便可朗朗而知。

 因此,有些文章寫意,看似虛構之象,但在這篇文章的寫意方式,則是可以呈現於一種所謂實象境界產生;這則是屬於一種所謂思想跳脫的效應產生,並且決定在一篇文意章法結構中,有著所謂擬人化(擬物化)或是暗喻以及轉喻之間的觸思轉借之下,藉由來達到一種所謂虛設成實的文意效應存在;而這一份真實之感,乃是出自於這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抑或是一般人通稱的寫作境界。

 基本上,在文字形式的表現當中,的確是屬於一種所謂的「有境現象」呈現。舉凡任何具有虛態與實狀的效應產生,也都會有著這種所謂「文字境界」的現象呈現。 [/LEFT][LEFT]
 主要乃是在任何一個文字或是在諸多不同詞彙造句的語法組合之下,也都會隨著個人的思想蘊釀之後,進而延伸於在任何一篇具有不同章法與形式的表現之處;其也包括音樂、畫作、歌聲、舞蹈、烹飪、花藝、棋局、書法、雕刻以及其他有關專業性質的藝術相應與才華表現等等,而這些亦皆是屬於「有境現象」呈現。「有境」在這裡則是指「意象」而言。

 記得筆者曾在上一篇文章中〈也談沙丘〉裡頭,有談到這麼一段話:

『所謂「思想」是文學的靈魂,而「文字」則又是思想的靈體。

 學歷是不等於實力,只因為死讀並沒有活學所致?實力也不等於是智慧,只因為有著一種所謂的慣性引導,只侷限於小格局思考,但不一定懂得如何拓思引用?那麼剩下來的智慧是什麼?也就是沙丘常說的:「生活與寫作,本義上也就是一種學習;除了要學著如何去自我思考之外?而且還要學著如何去面對成長?

 在文創寫作的過程上面,我們真正要讓自己擢進提昇的,也就是這一份「思想」,沒了這一份「思想」,那麼請問我們還要表現出一些什麼樣的思性文章?

 當談到了「思想」;我個人認為在這中間過程,大體則可劃分為「人我思想」以及「個人思想」,然後再從這兩大基本步驟裡面,再行著繹延伸出去。當然,沙丘光是從這單一個「思」字裡頭,也將近有長達十年以上的逐步穎悟,之後也才慢慢解開了許多「想」的深淵謎底?而這個「謎底」,也的確是已超越我們對一般事態現象的想像?

 因此,任何文字的表述,也都是有「思想」的。而我們的撰作文章,最後還是要讓讀者們去接觸或與吸收自己的「寫作思想」。而「思想」也等於是代表著個人擁有某種程度上的「智慧」延伸著處。相對之下,我們的文字表述寫到那裡?那麼自己的「思想」,也就會表現到什麼樣的造詣境界?

 但從另一個思考角度而言;「思想」與「智慧」之間,則是會形成於一種「短暫平形」或與會有著一種複雜性的「交叉感象」之狀態呈現。所以「思想」與「智慧」,不見得就一定會形成於一種「完全性」的對等狀態呈現?

 也就是說;從文字寫意的表現上面,文章雖然不一定會寫得很好,但也不見得就一定代表這個人沒有什麼「智慧」?也只是屬於在個人文章創作思考上的「臨界點」不同,因而有時也會在寫作上的諸多方式與技巧,未能夠使其達到一種落實於思想發揮的融貫意境?所以也才會造成文字表現上面那一塊文思未竅的「落差感」區域之現象呈現。

 人們,自開始擁有十個月母胎孕育期一直到出生以後,便也隨即醞釀著那與身俱來的「潛在意識」現象存在。而這個「意識」的蘊含,也隨即會去延伸於一種未來成長過程裡頭的「思」與「為」現象存在。因為,人在初期成長的過程當中,則是必須要藉由種種的生活學習階段,來不斷地成長自己,思熟自己;藉此也就緊接著脫離不了生活中這個所謂「思」與「想」的本質要義驅使所在。』

 所謂思想與行動之間,則又呈現於兩個不同於區別的劃分點?

 思想的劃分點,則又是建立在「思」與「想」之間的區別不同?而行動的劃分點,則是建立在「態度」與「行為」上面有著個別性質的差異不同?

 其所謂在這個「思」的本質上面,是有深入性的視角與識度效應存在。它也是屬於一種狹義性的蘊釀現象所在。

 而所謂在這個「想」的字義表現,則是有著一種延伸性或者是廣義性的本質要義所在。

 當然,從這個所謂寫作思想的不同結構與思辨鑿引當中,難免又會牽涉到文字藝術以及在形式美學上面,則又有著另一種學術性質的不同解讀?

 也就是說;當這個寫作思想與文字所表現穎出的美學藝術,一經被結合之時又會產生什麼樣的學術性抵銷?同時一旦被分開曲解之後,緊接著又會呈現於什麼樣的思辨衝突?

 我們都知道;所謂的美學與藝術之觀,於本質上是一體的;它則可與在這個所謂屬於個人的寫作思想的主體上面,藉由來呈現於一種刻意性的分割狀態呈現。

 譬如說;在這裡所指的則是屬於另一類型的虛構文體,而這一類的虛構文體,一旦失去個人思想的主體價值存在之後,緊接著又應該要以什麼樣的學術價值而給予加以定位;例如在現代詩以及散文類裡頭的抒情文體,也較常發生這一種類似觸情轉換的現象產生;又或者經常發生在小說類以及戲劇類的情節虛擬當中,進而又形成於所謂具有另一種文字藝術與形式美學之間,有著不同造詣境界的現象產生?然又可從這些上述種種因素產生之後,往往又形成於一種所謂模稜兩可的不明確性地帶現象呈現;這日後乃有需要重新來作以深入性的學術研析之後,而能夠求得以另一種有著正確性以及正當性的解讀說明?

 基本上,在所有思想相應的過程裡頭,則又會呈現於三種不同的狀態產生;其一是正面性思想;其二是負面性思想;最後則是屬於一種不定性思想。

 所謂的正面思想表現;乃是符合於人類群居環節裡頭的循序規則;其在過程應用當中,便又有著一種廣泛性、建設性以及實義性的思想表現。

 其次在負面思想表現上面;則是屬於不按於人類群居環節裡頭的循序漸進;其在過程當中有自私性、有反態性、有跳脫性以及有現實性以及反現實主義的負面現象呈現。

 所謂的不定性思想現象;乃是挾雜著上述兩種現象產生,當面臨一種具有合理性的環境相應之時,則會偏於正面思想為居多。一旦身入於一種不符合個人思想的環境需求之時,則又會產生諸多不同的負面因素現象存在。但在這種現象過程當中,同時也會產生另一種所謂「假性狀態正面思想」以及「假性狀態負面思想」等,有著兩大不同區別的假性現象效應產生?

 所謂「假性狀態正面思想」;則是指乃是指眼前所有的思想表現以及在態度行為上面,感覺好像都是呈現於一種正面現象?其背後在無人所知的情況之下,卻有時會反其道而行,實質上所表現而出的最後結果,卻往往是屬於負面的。

 其次在這個所謂「假性狀態負面思想」的現象上面;乃是指眼前所有的思想表現以及在態度行為上面,感覺好像都是呈現負面現象?但因有著種種不同環境條件的造因迫使之下,因而很容易產生這種所謂「假性狀態負面思想」的效應現象呈現;實際上所得到的最終結果,卻是屬於正面的。

 然,在「正面思想」以及「負面思想」這兩者表現當中,則也會居間於一種所謂「無常現象」的效應驅使之下,仍然還是會呈現於另一種所謂思想反差或是負識反正的因素存在。

 當再談到這個所謂「寫作思想」的表現上面,則又可蘊釀於兩個著原點,其一是生活閱讀的長期培養。其次則是閱讀生活的深境感受。

 一般對閱讀的方式而言,只懂得藉由大量閱讀的知識性書籍,藉以來汲取於一種所謂有限觸及的實境穎悟,卻常常忘了在生活當中有著周遭環境的深觸感受;當然,這在則在閱讀生活的本質上面,也就會具有著眼耳鼻舌身以及有著各種不同思考模式的相應表現之現象存在。這也是正所謂在這種「閱讀生活」的深境感受當中,進而能夠藉由達來到另一種深蘊於個人思想的基本要素所在。

 當然,在寫作取向上面,我們可以看到那些屬於各家的文學創作者們,除了去挖盡心思,並且積極的在努力撰寫出一篇篇巧思羅織、歷歷如繪的作品表現之外,而且還要逐句逐字的去反覆檢閱在那題材內容裡頭,有著種種不同文意表現的酌思與考量之上;但顯然藉由在各種不同生活上所堆疊而出的引渡歷練,是不足夠的?這時反而也必須要藉以大量的「生活閱讀」,而去取得於寫作筆述之下有著一種豐原感度的寫作文思。

 但在平日空暇的閱讀過程裡面,若能取得不同書籍的撰寫風格以及特色之外,然又懂得從哲學中去取得它的哲學思辨;從佛學中去取得它的真理悟性;從文學中去取得它的詞彩擬風以及內典及通;從政、經學中去取得於它的時機與商機;從歷史學中去取得它的淵源與觀照;以及從多數不同的藝術學中去取得它們的真善美感觸等等,然在這種讀後獲益良多的情況之下,也就便不愁達不到一種傳遞文字抒懷的織錦效果了。

 而這也正符合筆者上述的那句話:『所謂「思想」是文學的靈魂,而「文字」則又是思想的靈體。』有著真正的實質道理了。

 反觀之,若依我個人的寫作思考裡面或與是在文章表現當中,那肯定是絕對不會隨意去引用其他知名作家的哲言名句,藉由來任意表述個人對不同事物的獨特看法;其真正主因則是在屬於自己寫作思想的表現當中,實難以從這個所謂哲言名言的思路依附上面,而能夠俱實呈現出個人有著深具獨特的思想鑿引?

 更直接地說;只因為它還是會有著一種屬於思考上面的依附感,也只是假借他意來轉換成個人的同義思考,並不是屬於個人具有完全性質的獨特見解;除非有關其他文意表現上面的因應需要之外,我則必須會從這些名人作家的哲言名句或是在引經據典當中,逐步去找到另一種完全不同於思考轉折性質的「自我發現」,往往也讓我發現應該是不僅止於這種思考方引來做為一種究竟思想的現象呈現,緊接著也才能夠形成為個人具有一種廣義性質的「文學思想」;然又在這個屬於有著個人的「文學思想」表現裡頭,則也能夠奠定自己於日後有著一份更紮實的寫作基礎。而我目前的寫作方式之一,則是用這樣子來思考進行的,其思考應變範圍大,不易產生侷限萎靡,乃有大幅助於文學層面的思想遞進;若不然,再寫個五年十年,也難成氣候?

 基本上,當前的讀者群,真正要取得於這一種所謂閱讀思考上面的文字思想,也正是屬於這種所謂具有個人獨特深具的「寫作思想」。

 反觀之,一篇沒有具有任何思想的粗糙文章,則不易被讀者深入感受?一本沒有具有任何文學思想轉折的書籍,則也很難被讀者保存下來?

 基本上,思想的本質,乃是具備一種所謂個人思考牽引以及有著多元廣義性質的延伸效應之現象存在。

 在任何一篇文章的寫意表現上面,若是詞不達意或是意無定境之時,也就很難表現出整篇文意結構上面的思想延伸效應存在?這時在文字形式表現上面的深淺意度,得要懂得如何去適時拿捏與蘊釀,也才能夠來充分表達個人具有著這一種深具獨特的「寫作思想」。
                                                 


 附帶說明公告:


 所有海內外的文學朋友們,大家好。


 當前台灣本土文學改革倡導方案與走向,乃是一件慎重大事,於這段期間內除了問候之外,請勿在本人所屬各個部落格「文學創作天地」的留言欄內來加以任意表述自己的不同看法,除非個人是具有代表台灣本土文學的學術界或是文壇高層身份。我想再次向各位慎重說明,以示為妥。


 而當今的寫作時代已經改變,在這次的台灣文學改革策略當中,什麼是〝重點〞?什麼是〝輔點〞?這些各位也都要懂得如何仔細去明辨分析之外,本人乃必需聚神專注以及要有深度思考的去策略當前許多狀況應用;並且在我所有相關表述後的文章中已有說明,至此不再重述。

 其次,目前的文學改革走向,乃已進度至前置性作業第二波末段結束,在第三波階段乃慢慢會陸續進入較具有學術理論性的對策部份(總共劃分四個大階段來進行。);請各方文學朋友們,務必前來關心瞭解。


 以上說明告知。2010.12.23

                              

                                           


                                             
                                                -沙丘-
                                             2010.11撰寫於台灣.台北
沙丘.純文學藝術創作天地╱最新文章發表公告說明:

 *本篇文章乃屬常態發表文章安排。
 台灣、香港以及北美等地,乃繼續維持繁體文字形式發表;大陸內地全面更改簡體字方式發表。

 *部落格裡面的所有文章,早已輯入集結完成,未來有出版書籍走向,請勿任意引用;或作其他商業圖利之用。
 *本文將會安排其他文壇台灣詩學.吹鼓吹詩論壇、以及喜菡文學網等地駐外同步發表。
 *以上說明告知  
                                                 
   
  
[/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