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與遊俠--論詩人鄭愁予詩中的流浪者原型(修訂稿)

文學相關理論
每日限貼兩篇
版權所有
翻印影拷轉貼請先洽作者
經作者同意授權

報告人:國立台北師院台文所二年級陳朝松(陳去非)
浪子與遊俠
--論詩人鄭愁予詩中的流浪者原型
以《鄭愁予詩集Ⅰ》為例
謹以本文懷念陳玉玲老師
引言
楊牧在〈鄭愁予傳奇〉一文中對鄭愁予(1928-)曾作出如下的評價:「自從現代了以後,中國也有些外國詩人,用生疏惡劣的中國文學寫他們的現代感覺,但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準確、聲籟華美,而且絕對地現代的。」楊牧這段話指出兩點:(1)流行於台灣50至70年代的現代主義,以及那批深受現代主義詩潮影響的現代派詩人,共同的缺點在於未能將現代主義的表現技巧,以華文的形式準確而精緻地表現出來,主要包括文法構詞的嚴重歐化傾向以及古典詩詞根基薄弱。(2)鄭愁予的成就在於他能含蘊中國古典詩詞的優美意境,而與西方現代主義的表現技巧結合,成為渾然一體。
鄭愁予說:「詩的本質就是要表現情懷、情思和情趣,好的詩人應具備詩才和詩情,一首好的詩除需要以語言排列的詩形、暗喻及以畫感表現詩象外,最重要還是詩意--表現詩人的性情。詩意表現詩人的性情外,還應該對人類生存狀態中的災難與幸福命運的感受與關懷,或者說是一種悲憫感。」(註1)作為一位詩人,寫詩的才華與詩作品所傳達的情意,兩者都很重要,有詩才而作品缺乏情意,難免落入言詮,形同經文教訓;心中有情意,卻沒有相應的才華來表現,肯定寫不出好作品,如同清人張潮(心齋)所言:「情之一字,所以維持世界;才之一字,所以粉飾乾坤」,詩才與詩情兩者不可偏廢。
本文根據「原型批評」(Archetypes -criticism)理論中的「流浪者原型」,擬以「浪子詩人」鄭愁予作品裡具有浪子情懷和任俠精神的若干文本,加以分析解讀,在詮釋文本的意指(signified)過程中,兼用修辭學理,解說文本的形式與段落間詩人所使用的表意方法。
關鍵詞:
「原型批評」(Archetypes -criticism)、「先行架構」(fore-structure)、「流浪者原型」(The Wanderer)、「矛盾語法」(paradox)、「通感」(synesthesia)、「交錯法」(chiasmus)、「全知觀點」(omniscient),「閉室恐懼」(claustrophobia)
【壹】文學批評和文本詮釋
法國的新批評學者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曾說:「批評不是科學,科學探討意思,批評生產意思。」批評,無論文學作品(或新批評學者所說的「文本」(text))或者其它領域的作品,其共同的作用即是「生產意思」。文學作品的「詮釋」,所關心的是作品詞章的意義(meaning of text),亦即旨在「釋作品之義,察作品之幽微,而將它化暗為明。」,文學批評則是著重在「作品對評論者意示了什麼,提供了什麼指涉(textual significance)。」(註2)。
準此以言,無論評論者對文本採取何種方法論(methodology)作為書寫策略(tactic,policy),也無論他意在批評(criticize)或詮釋(interpret)文本,在過程中他都必須能夠「生產意思」。準此,筆者擬借用德國哲學家海德格在《存有與時間》裡所提到的「先行架構」(fore-structure),以說明「流浪者原型」(The Wanderer),然後從鄭愁予作品的分析解讀(包括歷來詩評家們對他的作品評介)中,找出其具有「流浪者原型」指涉義的意象(imagine),以及由意象形塑出來的人物形象和推演出來的情節(plot),從中歸結出「流浪者原型」的各種態樣。
【貳】先行架構:流浪者原型
「流浪者」堅稱生命裡最重要的內涵不是苦,而是冒險(註3)。鄭愁予在詩作中的人物形象正是一個浪子:為冒險而踏上旅程,孤單地去面對未知的將來,那未知的將來也許是「一片冷冷的夢土」〈夢土上〉,也許是一片無垠的海洋,所以「我從海上來,帶回航海的二十二顆星。/你問我航海的事兒,我仰天笑了」〈如霧起時〉。但詩人清楚漂泊的自己是沒有名姓的:「有人叫我幸福,叫我歡樂,/而我是沒有名字的。/我只有深深的腳印,而只印在歷史的路上。」〈真理的歌〉,詩人感受到流浪者的孤獨宿命和漂泊生活的無常觀。
卡蘿‧皮爾森說:「『流浪者』不向命運低頭,他們將穿戴已久,用來保證安全和取悅他人的社會角色拋掉,試圖去尋找自己,去探索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Carol‧S‧Pearson2000:p72),作為一個不接受命運安排的流浪者,我們不妨從鄭愁予的詩句裡,尋索他流浪的足跡。
【參】文本的解碼:論述的周延性和層次性
鄭愁予的詩之所以能夠吸引不同年齡層的讀者,必須從題材選取(寫什麼)、表現技巧(怎麼寫)、意境(傳達出哪些什訊息)以及風格(style:具有哪些特色)等四個層面來探討。如此的論述除具有層次分明的效果,同時較能兼具涵蓋的周延性。
【一】從題材面向的考察:
從題材進行的類型分析,往往必須借重統計表格及分析統計數據,根據各類型題才所佔比例進行剖析解讀及推論解釋,不能純粹以舉例描述的方式來進行說明。筆者先以統計表格歸類,換算為比率數據,再根據數進行相對客觀的論述。統計表格的設計,筆者主張先按照文本所指涉的人、事、時、地、物分析出類型,按照「懷鄉」、「旅遊」、「抒情」、「人物」、「即物寫景」、「政治戰爭」、「社會現象」予以羅列,並將各類型文本聚合在以起,算出篇數作為各自的分子,然後以總篇數作為公分母,換算出比率值。對於同時具有兩種或以上題材性質的文本,則以題材所能涵概較多情節(或意象)者,作為主類型題材。從各類型題材選取間的比例關係(數據),可以歸納出創作者的「個人偏好」,判斷其為「寫意或寫實詩人」,此兩種具有對立性質的創作面向,並且據以延伸出風格面向的論證基礎。
題材分類 懷鄉 旅遊 抒情 人物 即物寫景 政治戰爭 社會現象
首數 16 47 38 10 34 5 3
百分比率 10% 31% 25% 7% 22% 3% 2%
篇名 ○想望○旅夢○結語○港邊吟○鄉音○無終站列車 ○殘堡○野店○牧羊女○黃昏的來客○俯拾○探險者○北投谷○島谷○如霧起時○歸航曲○偈○嘉義○左營○小站之站○十槳之舟○卑亞南番社○北峰上○秋祭○努努嘎里臺○南湖居○鹿場大山○馬達拉溪谷○霸上印象○雲海居(一)(二)(三)○雪山莊○雨神○花季○風城○大武祠○古南樓○邊界酒樓○醉溪流域(一)(二)(三)○燕雲之一到十○九月○四月○十二月○六月○垂直的泥土○野柳岬歸省○北京北京○麥食館○金門集(一)(二)(三) ○春神○生命中的小立○命運○當我復活的時候○捲簾格○琴心○山外書○山居的日子○落帆○崖上○紅的藍的○七月○三年○我以這首輕歌試探你○小小的島○相思○戀○雨絲○定○錯誤○夢土上○風雨憶○賦別○採貝○姊妹港○104病房○當西風走過○允諾○生命○度牒○未題○水巷○夜歌○裸的先知○盛裝的時候○右邊的人○草生原○召魂 ○老水手○船長的獨步○貝勒維爾○媳婦○情婦○最後的春闈○寄埋葬的獵人○浪子麻沁○召喚○望鄉人 ○貝殼○ 小河○小溪○殞石○海灣○水手刀○晨星○ 星蝕○ 小詩錦○ 除夕○ 晚虹之逝○ 雪線○ 晚雲○ 鐘聲○ 客來小城○ 港夜○ 晨○ 下午○ 草履蟲○ 靜物○ 清明○ 貴族○ 梵音○ 天窗○ 知風草○ 四月贈禮○ 窗外的女奴○ 南海上空○ 雨季的雲○編秋草○ 厝骨塔○ 牧羊星○ 絹絲瀧○春之組曲 ○自由底歌○ 真理的歌○ 娼女○ 武士夢○ 革命的衣缽 ○ 大農耕時代○ 颱風板車○ 旅程
說明:(燕雲集之一到十)因係組詩型態,只算一首。
愁予的題材大致上尚能呈現「多元並置、各具姿態」,但明顯集中在抒情(25%)、旅遊(31%)、即物(22%)、懷鄉(10%)等偏向寫意層面,惟人物(7%)、政治戰爭(3%)、社會現象(2%)等寫實層面,則著墨較少,可以初步判別其為「寫意詩人」。寫意詩人正是王靜安(王國維)先生筆下的「主觀之詩人」:「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越淺,則性情越真,李後主是也。」,愁予善長的題材較集中在小我的情感抒發,大格局的作品如〈草生原〉和〈革命的衣缽〉反而顯得突出。
【二】從表現技巧面向的考察:
五零至七零年代,西方的現代主義浪潮席捲而來,詩人紀絃在1956年的〈現代派宣言〉中,標舉出「橫的移植」,引起「藍星詩社」覃子豪的口誅筆伐,引發一場「傳統與現代」、「西化與中國化」的論戰。身處在現代主義暴風半徑裡的詩人們,在觀念和創作手法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顯現在歐化語法和形式實驗(如:「圖象詩」),詩人鄭愁予固然也受到這波風潮影響,但他卻懂得把現代主義的表現方法「內化」成為創作技巧,而仍保有中國傳統詩詞含蓄的美學觀和優雅的抒情曲調。
愁予靈活運用現代主義的表現技巧,表現在幾個方面:
(1)歐化語法的調整:例如:「要一個鏗鏘的夢吧/趁夜色,我傳下悲淒的將軍令/自琴弦……」〈殘堡〉,雖然使用倒裝的語句,具有歐化習慣語法的形式痕跡,但內容卻完全是中國的:西北、大漠等邊塞的時空場景,以及旅人穿越時間的想象與墨客跌宕蒼涼的吟哦。所以詩人楊牧才會針對這首詩說:「倒裝語法的使用,造成懸疑落合的效果。愁予繼承了古典中國詩的美德,以清楚乾淨的白話,又為我們傳達了一種時間和空間的悲劇情調。」(註4)。
(2)音韻的講求:主要包括
(甲)擬聲詞的使用:
例如「達達的馬蹄」〈錯誤〉、「叮叮的耳環」〈如霧起時〉、「叮叮有聲的陶瓶」〈天窗〉,使用擬聲法(onomatopoeia)使物象含蘊音色,悅人耳目,豐富了段落間的節奏。
(乙)自然的節奏:
愁予不依靠類似歌謠體的形式,以排比類疊的形式和韻腳的反覆迴旋來造成協韻,反而是以較為白話的「說話型節奏」,表現自由詩行雲流水般的自然天籟,詩人楊牧稱之為「變化中的格律」(註5)且看〈賦別〉首節: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念此際你已回到濱河的家居/想你在梳理長髮或是整理濕了的外衣/而我風雨的歸程還正長/山退得很遠,平蕪拓得更大/哎,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賦別〉這首詩,節奏相當舒緩,乃是高頻率地使用具有延長聲響效果的「了」、「的」等語尾聲音助詞。而且,詩人把短句和中長句,連接在同一行,更加長了節奏的音波波長,產生回音共鳴的重疊音效,使得這首詩節奏舒緩,感覺越發淒美動人,讀之如同聆聽一位男歌手,低沉沙啞深情雄渾的男低音,磁性的嗓音讓人低迴不已、沉吟再三」(參見筆者〈新詩的音樂性〉一文)。又例如:「當你唱完我這首歌的時候/我的心懶了/我的馬累了/那時-/黃昏已重了/酒囊已盡了、、、」〈牧羊女〉,六句中連用四個語尾聲音助詞「了」,使得「懶」、「累」、「重」、「盡」等形容詞的牽強類韻得以消除,形成餘音嬝然於耳。
(3)象徵手法的使用:愁予詩中使用象徵意象,例如〈山外書〉,和象徵手法,例如〈草履蟲〉。前者以「山和海」這兩個具有對立性質的象徵意象進行交叉的對比演出(註6),造成視覺上的高反差效果,表現出安定與漂泊之間尖銳的價值對立:
山外書
不必為我掛念/我在山裡...... / 來自海上的雲/說海的沉默太深/來自海上的風/說海的笑聲太遼闊/ 我是來自海上的人/山是凝固的波浪/(不再相信海的消息) /我底歸心/不再湧動
「山是凝固的波浪」此句頗具深意,「山」的起伏和「波浪」的起伏,在形態上有相似之處,但性質上則判然有別。詩人在名詞「波浪」之前加上形容詞「凝固的」,從上下文的對應關係中,感覺此句先是山的起伏形象躍入詩人眼中,喚起詩人「波浪」的聯想,而波浪原本具有起伏不定的屬性,卻被詩人的美感經驗巧妙地顛覆了,詩人的眼彷彿攝影鏡頭,將起伏不定的海浪在鏡頭裡給「定格」了,而波浪凝固後的形象,正雷同於山的形象,此種「錯覺的聯想」相當奇詭,卻很有說服力。渡也解釋說:「原來他剛從海上來,而海上到處皆是『波浪』,他看慣了,一到山裡來,不知不覺中便從這種角度來看山。這一句不但作了『山』與『波浪』外形相似的描寫,同時也表示詩人心中的念頭。」詩人心中的念頭正是嚮往和山一樣安定的生活,他喜歡「山」這種不變的、處於安定狀態的「波浪」,而厭倦真實的海洋裡那瞬息變化、起伏不定的「波浪」,換言之,在變化萬千動盪不定的海上流浪日久,他渴望回到岸上,渴望像山那樣「凝固」的事物和安定寧靜的生活環境,這便是他離開航海生活,回到山裡的主要因素了。
後者以「草履蟲」作為「傳達愛情的媒介或信物」的象徵物,頗具巧思:
草履蟲
落過一次紅葉,小園裏的秋色是軟軟的/那原生的草履蟲,同其漂蕩著,是日影和藍天/閒下來,我數著那些淡青的鞭毛/欲撿拾一枚,讓它划著/划進你的 Album/這是一枚紅葉,一隻載霞的小舟/是我的渡,是草履蟲的多槳/是我的最初
園裡飄落下片片紅葉,詩人透過形象上類似的聯想,由紅葉的外形引出草履蟲,兩者形象合而為一,接著詩人想像讓這枚有著鞭毛的紅葉,像一隻小舟划向你港灣的懷抱,向你傳達我情愛的訊息,至此,「草履蟲」成為傳達情愛的媒介或信物。
(4)語詞的有意錯接:
愁予的詩中經常有意地錯接語詞,表現「矛盾語法」(paradox)「似非而是」的趣味(註7),例如「美麗的錯誤」〈錯誤〉、「欣然而冷漠」〈採貝〉、「北地忍不住的春天」〈天窗〉,且看〈採貝〉:「濛濛霧中,乃見你渺秒回眸/那時,我們將相遇/相遇如兩朵雲無聲的撞擊/欣然而冷漠…」,與「欣然」的情緒相呼應的應是「熱情」,詩人卻刻意選擇「冷漠」這個完全背道之詞,顯然情緒上是矛盾的,但「冷漠」在語意上卻能較準確地承續「雲」的物理性質,捕捉住「相遇如兩朵雲無聲的撞擊」時的形象與感受,更具暗示性。
(5)想像的奇詭:
愁予善用各種修辭格的表意方法,諸如:夸飾語法和通感(移覺)語法,前者例如「一步即成鄉愁」〈邊界酒店〉、「別離的日子刻成標高/我的離愁已聳出雲表了」〈雪線〉、「這土地我一方來/將八方離去」〈偈〉、「我更長於永恆,小於一粒微塵」〈定〉;後者例如「帳篷如空懸的鼓/鼾聲輕輕撫摸著它」〈探險者〉、「這裡是最細的一流/很清,很淺,很活潑與愛唱歌」〈島谷〉。且引一例說明:
帳篷如空懸的鼓/鼾聲輕輕撫摸著它〈探險者〉
先以鼓作為喻依(黃慶萱《修辭學》,1983年,第231頁),用來明喻帳蓬,接著將抽象的聽覺:鼾聲,以擬人法賦予「手指」的實物形象,說鼾聲輕撫著帳蓬如手指輕撫著鼓面,把聲音具象化而能撫響鼓面,「化聲為形」已經不是尋常的「摹狀」(摹寫),而是更高層次的「通感」(synesthesia),「通感」是「感官摹寫」的變形,亦即「感官間的交互作用」或「感官交錯現象」。
【三】意境面向的考察:
愁予的詩作,意境的涵詠頗具特色,已故詩人覃子豪在〈評「夢土上」〉一文中,針對早期(從「微塵集」到「夢土上」,共五輯。)愁予詩作的意境有如此的描繪:「鄭愁予的才華很高,其表現純任自然,毫無矯飾,有脫口而出,隨意而寫的感覺。他的確發現了詩,也把握了詩;由於完全純任自然,毫無矯飾,每一首詩均有其優點,亦有其缺點。優點是作者捉著了那些極為微妙的詩的意味,這些意味是一般作者不易捉摸得著的。他卻不費力氣地就捉著了,而且以生動的形象,給讀者一個極鮮明的感覺。但這些優點被一些未經鍛鍊過、蒸餾過的語言底雜質所誤,成為欠缺,未能達到爐火純青之境。」對於寫詩才不過四、五年的鄭愁予,如此高度的評價,足見覃子豪識人的先見之明。「表現純任自然,毫無矯飾,有脫口而出,隨意而寫的感覺」,愁予詩的意境,覃子豪已經洞燭在先,正是這種「純任自然、筆隨意走」,不刻意雕鑿矯飾的態度,讓愁予的詩呈現自然的浪漫情味,果然顛倒無數眾生。
所謂的「意境」也就是「情景」,愁予的詩無論「緣情寫景」(如〈錯誤〉、〈情婦〉、〈旅程〉)或者「觸景生情」(如〈殘堡〉、〈邊界酒店〉、〈十槳之舟〉),都能「情景交融、意與境渾」。前清王靜安先生在《人間詞話》裡說:「文學之事,其內足以攄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景勝。茍缺其一者,不足以言文學。原夫文學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觀也。出於觀我者,意餘於境。而出於觀物者,境多於意。然非物無以見我,而觀我之時,又自有我在。故二者常互相錯綜,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廢也。文學之工不工,亦視其意境之有無,與其深淺而已。」意境的形成,正在於情景間的相輔相成,彼此呼應:
多想跨出去,一步即成鄉愁
那美麗的鄉愁,伸手可觸及 〈邊界酒店〉
詩論家張漢良教授指出這兩行的形式脫胎自排律,「每行兩個意象單元,在兩行中呈現相互對位的形式,一行前半『跨出去』的動作與第二行後半『伸手』的動作對位,兩個動作又都是未實踐的,表現跨越的欲望;第一行後半的鄉愁,與第二行前半的鄉愁對位。因此這兩行的結構是屬於修辭上的chiasmus(筆者譯註:「交錯法」指語句中X字狀轉換配列),其關係是A:B=B’:A’。這段詩語言的張力是藉夸飾和時空切斷『一步即成鄉愁』、『伸手可觸及』,以及把抽象的情緒具象化所造成的。」(註8)所謂「交錯法」即是一種類似排比的形式設計,而「把抽象的情緒具象化」則是「意與象」或者說「情與景」之間的虛實互補。
愁予顯然深諳傳統詩著重「意與境渾」的道理,把握住形象與思維,在行文間充份發揮「情虛景實、虛實互補」的構詞造句技巧。
【四】風格面向的考察:
覃子豪說:「鄭愁予的詩充滿逸情,他像流浪之子,閒散的人,他用不著費力氣去追求什麼。他本著『無所為而為』的態度去看這美好的世界。他以曠達的情懷來留戀這世界。他的愉快是淡淡的,憂鬱也是淡淡的,他寫詩就為這種淡淡的愉快、淡淡的憂鬱而寫。」就是這種浪子式的閒散的逸情,形成愁予的詩風格,而這種具有中國傳統抒情詩詞的浪漫遺風,在當時西風東漸,詩壇一片「現代主義」風潮裡,格外顯得獨樹一幟,當許多詩人動輒寫出洋洋灑灑的長篇巨構(如洛夫〈石室之死亡〉、羅門〈麥堅利堡〉),當許多詩人忙著從各種主義裡撿拾西方詩人的牙慧之際,愁予反而「逆向操作」,一方面鎔鑄古典,重新打造中國古典詩詞優美的意境,延續千百年來的抒情傳統,另一方面則賦予這個抒情傳統以現代的風貌,成為當代極少數沒有被西方現代主義「異化」的詩人。
【三】空間的歌者:流浪者的人物形像
在鄭愁予的詩裡,我們看見各式各樣的流浪者形象,有「水手」、「旅行者或異鄉遊子」、「戍邊戰士或熱血青年」、「情夫或薄倖的男子」、「亂世裡的潦倒男人」,這些人物形象,都指向一個共同的命題:「漂泊者習以為常的無常觀」。因此,愁予不只一次在詩裡宣誓他不想再漂泊流浪的心聲:「漂泊得很久了,我想歸去了/彷彿,我不再屬於這裡的一切/我要摘下久懸的桅燈/摘下航程裡的最後的信號/我要歸去了…」〈如霧起時〉,甚至赤裸裸地吶喊出「不再流浪了,我不願做空間的歌者/寧願是時間的石人/然而,我又是宇宙的遊子/地球你不需留我/這土地我一方來/將八方離去」〈偈〉,然而詩裡的流浪者並沒有找到他的「斯培西阿海灣」(相傳為詩人雪萊失蹤處),流浪之舟並沒有靠岸繫錨
,所以愁予始終沒有停下他流浪的腳步,愁予的浪子形象,於焉成形。對此,愁予不以為然,他說:「因為我從小是在抗戰中長大,所以我接觸到中國的苦難,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我把這些寫進詩裡,有些人便叫我『浪子』。其實影響我童年的和青年時代的,更多的是傳統的任俠精神。」也許正是任俠精神和浪子情懷的結合,才使鄭愁予的詩有如此動人的藝術魅力。
且看愁予如何以他的詩,向我們傾訴流浪者的心情和遭遇:
【一】水手
「水手」的人物形象最早出現在鄭愁予的青春期(1950年起)裡,「處處無家處處家」正是水手真實的生活寫照。「水手」充滿冒險的生活方式,首先吸引愁予年輕的心靈,「推開窗子/我們生活在海上/我們笑在海上/我們的歌聲也響亮在海上、、、」這系列的作品計有〈老水手〉、〈想望〉、〈船長的獨步〉、〈貝勒維爾〉、〈水手刀〉、〈如霧起時〉、〈歸航曲〉、〈港夜〉、〈裸的先知〉等9首。
水手漂浮不定的海上生活,對於曾經在海軍服役的愁予,可以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且看他筆下形塑出來的老水手,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物形象:
老水手
不是為了/難堪的寂寞/和打發一些/遲暮的情緒/你提著舊外套/張著/困乏而空幻的眼睛/你上岸來了/你不過是想看一看/這片土地/這片不會浮動的屋宇/和陌生得/無所謂陌生的面孔/對著這細雨的黃昏/靜靜的城角/兩排榕樹掩映下的小街道/你不懂/但你很熟悉/你翻起所有的記憶
也許突然記起/兒時故鄉的雨季吧/哎----/故鄉的雨季/你底心也潤濕了 我猜想/水 故鄉和女人/在你生活中/已不能分離/你同樣渴念/也同樣厭棄/但你沉默/而你的沉默就是筆/在你/所有踏過的港口上/在你底長眉毛/和嘴角的縐痕上/你寫著詩句..... / 我們讀不出/這些詩句/但我們聽得見/這裏面有隱隱的/憂鬱與啜泣。
長年漂泊海上討生活的老水手,偶爾上到岸上來,卻只是想看看陸地,這片不會浮動的屋宇,以及生活在岸上的人們,而不管身在何地,所接觸的盡是一些陌生的面孔。對長期生活在船艙裡,過著與世隔絕生活,形同自我禁錮的老水手,他能享有的僅僅是上岸後,短暫地回到真實的世界,暫時脫離禁錮他身心的囚籠:船員身份和船艙。水手的生活,從一個陌生的港口到下一個陌生的港口,不同的國度,相同的是陌生的人們和陌生的港市景觀,雖然不經意時也會觸景生情,聯想起自己曾經擁有過的童年生活和故鄉裡的種種,雖然在長期禁欲的航海生活過程裡,每次上岸就可以花錢找女人來滿足生理方面的需求,但對於「水、故鄉和女人」這三樣和自己生活不能分離的事物,老水手的情緒卻是「同樣渴念,也同樣厭棄」,經常覺得自相矛盾。皮爾森解釋這種自相矛盾的情緒說:「英雄通常被告知,囚牢是伊甸園,離開將無可避免地會喪失恩典,因此囚牢是我們所能得到的最佳待遇。『流浪者』首要的工作是認清事實:宣稱或體認到囚牢就是囚牢,獄卒則是壞蛋。」(《內在英雄》p73)老水手認清船艙就是他的囚牢,所以對於這樣的航海生活同時表現出「渴念和厭棄」這兩種相互對立的情緒,一方面想掙脫船艙這只囚籠,另一方面卻不能失去水手的身份,因為一旦離棄船艙,便同時喪失生活的依靠。
航海生活裡的苦樂,年輕的愁予是豁達的,所以當朋友問起航海的事兒,詩人能夠笑而不答〈如霧起時〉,即便是兒女情絲也不能羈絆他:「長春藤一樣熱帶的情絲/揮一揮手即斷了」〈水手刀〉,並非水手絕情或者故作瀟灑,而是這樣漂泊不定的生活,使他在情感方面不敢許下任何承諾,如同他在詩中透露的無奈心情
:「我從海上來,你有海上的珍奇太多了、、、/迎人的編貝,嗔人的晚雲/和使我不敢輕易近航的珊瑚的礁區」水手之所以不敢靠近感情,正是不欲擱淺在珊瑚的礁區,從此為人夫為人父,因為他自知漂泊不定的自己無法給予妻兒幸福的承諾,與其如此不如繼續流浪的旅程。然而,人不比用鰓呼吸的魚,水手終究會厭倦航海生活,因為「陸地和海搶去所有的繁榮/留這一涯寂寞給你」〈貝勒維爾〉,當心情在蒼茫的海面日漸荒蕪,難免興起不如歸去的念頭:「漂泊得很久了,我想歸去了/彷彿,我不再屬於這裡的一切/我要摘下久懸的桅燈/摘下航程裡的最後的信號/我要歸去了、、、」〈如霧起時〉,疲憊的水手渴望回到港灣,港灣就彷彿母親的懷抱,撫慰著水手的心靈:「遠處的錨響如斷續的鐘聲/雲像小魚浮進那柔動的圓渾……/小小的波濤帶著成熟的傭懶/輕貼上船舷,那樣地膩,與軟/渡口的石階落向憂邃/這港,靜的像被母親的手撫睡/燈光在水面拉成金的塔樓/小舟的影,像鷹一樣,像風一樣穿過…… 」〈港夜〉,所以,水手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想望:「我要歸去了/天隅有幽藍的空席/有星座們洗塵的酒宴/在蘟去雲朵和帆的地方/我的燈將在那兒昇起… 」〈歸航曲〉說他決定找一處「隱去雲朵和帆的地方」,在那裡結束水手生涯,展開新生活。
【二】旅行者或異鄉遊子:
49年前後,因為「國共內戰」而倉皇流離至台灣島上的外省人,在初期的五零至六零年代,多數仍然相信蔣介石和國民黨會帶領他們回到故鄉:中國大陸,所以他們只是把台灣當成暫時的棲身之所,而不是甘心情願的避秦桃源,他們魂縈夢牽念茲在茲的仍是故鄉山河,在如此的時空背景下,外省人多半將自己當成「異鄉遊子」,而以「過客」的心情生活在台灣這塊熱帶海島上。
外省籍詩人早期(五零年代)的作品,懷鄉的題材成為大宗,這當然與他們離開家鄉的時間還不算太久,腦海中對家鄉的記憶還未模糊有關。筆者檢視愁予的作品,同樣發現這類懷鄉和旅遊題材佔有相當大的比率,計有〈旅夢〉、〈春神〉、〈自由的歌〉、〈真理的歌〉、〈山外書〉、〈結語〉、〈探險者〉、〈北投谷〉、〈港邊吟〉、〈小溪〉、〈鄉音〉、〈偈〉、〈客來小城〉、〈下午〉、〈清明〉、〈嘉義〉、〈左營〉、〈允諾〉、〈生命〉、〈梵音〉、〈天窗〉、〈寄埋葬了的獵人〉、〈小站之站〉、第九輯的「五嶽記」裡〈十槳之舟〉等20首詩、第十輯「草生原」中的〈邊界酒店〉、〈醉溪流域〉(一)和(二),第十一輯「燕雲」十首組詩、第十二輯「大韓集」裡的四首組詩,及〈垂直的泥土〉、〈望鄉人〉、〈縴手〉、〈野柳岬歸省〉、〈金門集〉二首,共66首,約為詩集全數(153首)的五分之二強。在這類題材中,愁予最常以「旅人」或者「異鄉的遊子(浪子)」這兩種性質相當近似的人物形象登場。
愁予的旅人情思,自<旅夢>(約完成於1950年後)開始:
旅夢
我從雨地來/這裏,已晴得很久/道上飛揚著沙土/太陽下的池塘閃著金/
我從雨地來/我底眼還濕潤著/像車上的窗玻璃/靜臥著長串的水珠/我想:我該看見那片土地了/榆樹圍成廣大的打麥場/車停處,妻從樹下奔來/我想,孩子也已長大子/在階上,正扶著老母向我張望/然後我們默默擁抱著/以帶淚的眼頻頻問詢/然後,我們曾交換簡單的言語/把異地的塵土,抖落在自己的家門/車向前途顛簸著/我底心在焦急地躍動/我想,久別的村子是近了/翻過前面禿禿的山崗/也許還要爬過一道橋樑/我想,那碾臺吱吱的聲響/我將聽見.
.../哎,我從雨地來/我底眼是濕潤而模糊的/這裏是誑人的風沙的晴季/不必讓我驚醒吧/我仍走在異鄉的土地.....
此詩寫詩人夢回故鄉,在夢中想像驅車返家時,沿途所見的情景,車輪在顛簸的路上奔馳,一路上帶起飛揚的塵土,而他夢寐的家鄉久別的村子和親人,還要翻山過橋才能得見,詩人想像看見妻兒老母時的情形:「妻從樹下奔來/我想,孩子也已長大子/在階上,正扶著老母向我張望/然後我們默默擁抱著/以帶淚的眼頻頻問詢/然後,我們曾交換簡單的言語/把異地的塵土,抖落在自己的家門」,然而,「別時容易見時難」,這一切僅止於想像,因為詩人接連使用了四個「我想」,提醒他自己這些都只是潛意識裡的幻覺。
在戰亂的年代裡,流落到台灣來的外省人,他們的離鄉背井,多數並非出於自願,而不得不踏上流浪的旅程,開始探索之旅,體會舉目無親的孤獨與蒼涼,他們的心靈被戰亂扭曲,成為拋妻棄子的流浪者,在親情失怙、文化失根的陌生情境中,孤獨地內縮成為情緒的「孤兒」,除非他們能充份體認政治信仰其實是他們苦難的來源,並且對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及付出代價,就如同皮爾森所說的:「人們往往是在解決了有時似是難以忍受的對立時,才會更完整地發現自我。他們在逐步的決定中更加明瞭自己,試圖在照顧他人與對自己的責任之間調和。成熟便是在為自己先前的選擇負責,以及盡可能地發揮想像力,找出繼續旅程方式之間的巧妙混合而產生。」(《內在英雄》p89),換言之,他們必須接受自己先前的選擇所導致的後果,如此他們才能認同蔣介石集團的「轉進」(或逃亡避難)策略,這種由於政治對立所導致的集體放逐或者說大規模的團體遷徙,取悅並融入這個自我放逐的團體,在這個團體中繼續追求成長,自我認同並且在調適過程中找到自我定位,繼續探險的旅程。
對於這種政治信仰選擇下的自我放逐,在愁予同時期的另一首詩作〈春神〉中,有更為露骨的表白:「又有誰聽到關門的聲音/又有誰聽到春神與喪神竊竊的私語呢? /一樁殘酷的交易進行著/我們,已被寫進賣身契了/當然,他們已支付了他們的年華/春的質料是時間,永遠兌換,絕不給予」,說他們那一代人,已經被政客寫進賣身契裡,不得不跟著踏上流浪異鄉之路。每個經歷過戰亂試煉的遊子,處境和心情都和他相彷彿:「我知道大風暴的夜裡/我如碎了殼的蝸牛蜷曲著」〈自由的歌〉。在動盪不已的年代裡,許多人都有著難堪的遭遇,像碎了殼的蝸牛蜷曲在現實生活的陰暗角落裡,過著看不見未來和希望的日子。
愁予的旅遊詩,在有限的篇幅裡,敘事寫景道情皆能兼而有之,雖然不是他最膾炙人口的篇章,但卻是他著力最深的題材。這些旅遊詩,多半出自共同的「懷鄉」基調,若以敘寫場景來區分,一部份以台灣本地為對象,如〈北投谷〉、〈港邊吟〉、〈嘉義〉、〈左營〉、第九輯的「五嶽記」裡的20首詩、第十三輯的〈盆地的城〉、〈野柳岬歸省〉等均屬之,另一部份則是以神遊故國的回憶方式呈現,如:〈旅夢〉、〈客來小城〉、〈縴手〉等。即使以台灣作為場景,愁予仍不時觸景傷情,流露出對故國的思慕與故鄉的追懷:「小立南方的玄關,雨在流落了/北迴歸線的圍牆上,瑟縮地棲息著/來自北方的小雲朵,一列一列的/便匆忙的死去,那時你踩過/那流水,你的足跡便踩過,許多許多名字」〈嘉義〉。在遊子的心中,對故鄉的深情是不會磨滅的,古詩云:「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正是遊子心境的寫照。然而,面對有家歸不得的政治現實,遊子只能繼續漂泊異鄉,他們心中難掩喟嘆和憾恨:「當年輕易離別母親的那浪子/二十年啦 猶靠著人家窗根睡的那浪子/著上了酒癮得了風濕症的那、、、/浪子 醉過一夜的小鎮從不知名字」〈縴手〉,被離亂的時代綁架的人們,除了夢寐中的幻想和回憶,他們失去了原本應有的美好時光,以及家鄉的骨肉親情:「浪子未老還家 豪情為歸渡流斷/飛直的長髮 響入鼓鼓的大風」〈野柳岬歸省〉對於流落異鄉的遊子,還有什麼比「失根」更讓人悲痛莫名的呢?惟獨「鄉愁」在觸景生情的回憶中,不時地悸動著每一顆漂泊的心:「多想跨出去,一步即成鄉愁/那美麗的鄉愁,伸手可觸及」〈邊界酒店〉,尤其當詩人有機會站在邊界眺望故鄉,「回去或留下來」的兩難的矛盾心情,更是躍然紙上。
【三】、戍邊戰士或熱血青年
在【邊塞組曲】輯中,愁予以大漠塞外等邊陲作為場景,就記憶所及的範圍內,經營出一系列具有邊塞風土特色的詩作,〈殘堡〉、〈野店〉、〈牧羊女〉、〈黃昏的來客〉、〈小河〉,都屬於1951年的作品,詩裡呈現蒼涼蕭索的大漠景象,截然不同於三年後【夢土上】輯中〈錯誤〉、〈客來小城〉小調式的江南水鄉風光:
殘堡
戍守的人已歸了,留下/邊地的殘堡/看得出,十九世紀的草原啊/如今,是沙丘一片……/ 怔忡而空曠的箭眼/掛過號角的鐵釘/被黃昏和望歸的靴子磨平的/戍樓的石垛啊/一切都老了/一切都抹上風沙的銹 / 百年前英雄繫馬的地方/百年前壯士磨劍的地方/這兒我黯然地卸了鞍/歷史的鎖啊沒有鑰匙/我的行囊也沒有劍/要一個鏗鏘的夢吧/趁月色,我傳下悲戚的「將軍令」/自琴弦……
整首詩呈現出邊塞空曠的視野,蒼涼的廣漠上穨立著前朝遺留下來的一座殘破的城堡,映入旅人眼簾的盡是破敗的城樓、空曠的箭眼、銹蝕的卯釘和平滑的石垛。詩人旅行經過此地,在此卸下馬鞍歇息,被眼前的景物觸動,於是以其想像力穿梭時空,透過關連的聯想,追懷百年前戍邊將士在此地繫馬磨劍、禦敵守衛的情形,這首詩正是典型的「觸景生情」的敘事結構。
野店
是誰傳下這詩人的行業/黃昏裹掛起一盞燈/ 啊,來了/有命運垂在頸間的駱駝/有寂寞含在眼裹的旅客/是誰掛起的這盞燈啊/曠野上,一個矇矓的家/
微笑看……/ 有松火低歌的地方啊/有燒酒羊肉的地方啊/有人交換著流浪的方向…
這首詩描寫駱駝商旅往返於大漠南北或詩路的情景,在旅途中一處不知名的驛站休息打尖。黃昏時分天色漸暗,驛站掛起燈火以招徠過往的商旅。來此休息過夜的旅人圍坐在燃燒松枝的火堆周圍,盡情地吃肉喝酒,各路人馬暫時湊在一起,等天亮以後,他們又各奔東西,詩裡流露出商旅們漂泊的心境,那是獨自踏上冒險旅程的孤寂和對生命的無常感,而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一種以心靈的孤獨和身體的漂泊作為代價的自我放逐,以致於在流浪的旅程中,他們很難有任何成長和改變。
黃昏的來客
是誰向這邊馳來了呢/這裹有直立的炊姻/和睡意矇矓的駝鈴 / 你也許是來自沙原的孤客/多情而爽朗的/邊城的孩子/你也許帶看被放逐的憂憤摔著鞭子似的雙眉/然而,你有輕輕的哨音啊/輕輕地——/撩起沉重的黃昏
讓我點起燈來吧/像守更的雁
這首詩是以第一人稱「我」的角度來敘寫,而有第二人稱:「你」,這個特定的說話對象存在,且兩者處於對話狀態,所以應屬「對話體」。透過驛站裡老人和不同的來客間的對話,述說著大漠生活的過往,互相傾訴彼此的心境。詩中有蒼茫的曠野,有倥傯的行色,還有溫馨的人情。
〈召魂〉寫於1964年,〈革命的衣缽〉、〈春之組曲〉從【衣缽後記】推論,應是60年代中期後的作品。〈召魂〉和〈革命的衣缽〉這兩首都是人物詩,〈召魂〉副題為「為楊喚十年祭作」;〈革命的衣缽〉以國父孫文十次革命建立民國為故事藍圖,國父的生平事蹟為經,詩人自身孤臣孽子的遺民情緒和烈士情操為緯,夾議夾敘鋪陳為長篇巨構,可以窺見「以詩為史」的恢宏企圖:〈春之組曲〉則是以清末革命初起民國肇建,經20年代日本侵華,出兵東北以致抗戰軍興,直到退守台灣海嶼,鋒火下多難的中國為場景,氣勢雄渾語調鏗鏘。
〈革命的衣缽〉、〈春之組曲〉在動盪的大時代裡,苦難的中國作為空間場景,詩人以千鈞之筆見證歷史,展現出熱血青年強烈的使命感,且看以下段落:
那是熱血滋生一切的年代/青年的心常為一句口號/一個主張而開花/在那個年代 青年們的手用作/辦報 擲炸彈 投絕命書
---〈革命的衣缽〉
然後 每個人涉過自己的易水/當生死的痛苦都通過母親/訣別是另一種橋---〈春之組曲〉
在活過三十就算羞恥的年代/有許多這種夜/結著伴兒走進酒肆/題絕命詩於麻布的袷衣/有許多這種夜/促膝爭論 把臂晞噓/當締造一個國度一如焦灼的匠人/那時 除了血 烈士沒有什麼可以依靠---〈春之組曲〉
這兩首作品,雖然是在「反共文學」當道的時代(50至70年代)背景之下產生,行間字裡充斥濃厚的民族主義、軍國思想和愛國教條,但如果撇開政治上的意識型態,這兩首詩無論語言風格、意象揀選和節奏鋪排,均明顯不同於早期(50至60年代)愁予浪漫閒散的浪子情懷和抒情基調,表現出陽剛的一面,讀來盪氣迴腸、熱血沸騰。
熱血青年的形象,其實已經擺脫文化失根的消極的流浪者原型,成長為「鬥士」,然而如此的轉型,卻是被當時思想封閉的社會教化成的,社會教化同時代的人們(包括愁予),生活在政治口號宣誓下的虛假的戰場上,使他們不可能明智地知道該為自己而戰鬥。皮爾森說:「『鬥士』所相信的乃是那能使他們得到某種生命希望與意義,並昂首闊步走出改變世界的真理。」(《內在英雄:P115》),「殺朱拔毛、反共復國」就是那時代(50至70年代)流浪在台灣島上的外省人,共同的「真理」,絕大多數的外省人對此深信不疑。
不過,就文學的創作歷程而言,這樣的放大格局,預示著新階段的來臨與風格的轉變,從《燕人行》以後,愁予的詩作便越來越見渾厚深刻了。
【四】、純情或薄倖的男子
以情愛為主題的詩,向來是愁予最迷人的部份,諸如〈琴心〉、〈小小的島〉、〈相思〉、〈雨絲〉、〈錯誤〉、〈夢土上〉、〈風雨憶〉、〈賦別〉、〈草履蟲〉、〈採貝〉、〈姊妹港〉、〈當西風走過〉、〈情婦〉、〈女奴〉、〈水巷〉、〈夜歌〉、〈草生原〉等都是。在這些作品裡,詩人有時以純情男子形象出現,有時則以薄悻的浪子登場:
(1)純情男子:
水巷
四圍的青山太高了,顯得晴空/如一描藍的窗……/我們常常拉上雲的窗帷/那是陰了,而且飄著雨的流蘇/ 我原是愛聽罄聲與鐸聲的/今卻為你戚戚於小院的陰晴/算了吧/管他一世的緣份是否相值於千年慧根/誰讓你我相逢/且相逢於這小小的水巷如兩條魚
情感的發生,常常起於一次驚心的邂逅,詩人說他原本身在空門,愛聽罄聲與鐸聲,過著寡欲清心的修院生活,但自從和「妳」相逢,便情不自禁地墜入三界,從此有了煩惱和牽掛,但詩人無怨無悔。在這首詩裡,主角的形象是純情的男子。
小小的島
你住的小小的島我正思念/那兒屬於熱帶,屬於青青的國度/淺沙上,老是棲息著五色的魚群/小鳥跳響在枝上,如琴鍵的起落/ 那兒的山崖都愛凝望,披垂著長藤如髮/那兒的草地都善等待,鋪綴著野花如過果盤/那兒浴你的陽光是藍的,海風是綠的/則你的健康是鬱鬱的,愛情是徐徐的/ 雲的幽默與隱隱的雷笑/林叢的舞樂與冷冷的流歌/你住的那小小的島我難描繪/難繪那兒的午寐有輕輕的地震/ 如果,我去了,將帶著我的笛杖/那時我是牧童而你是小羊/ 要不,我去了,我便化做螢火蟲/以我的一生為你點盞燈
有情的男女一旦分隔兩地,相思的青荇就會在各自的心湖裡油然而生。故事一開場,詩人就以「懸想示現」將時空抽離現實,想像住在熱帶小島上的情人。那是一個怎樣的小島呢?詩人以相當多的筆墨來想像小島上的風光:青青的國度,淺灘上棲息著五色魚群,小鳥如琴鍵般快樂無憂地跳響枝頭、、、,詩人嚮往著情人的小島,他很想過去和情人廝守終老,但卻因故不能成行。雖然不得相見,但是詩人仍率真地宣示他的愛情誓言,願意與情人長相廝守,此情不渝。
為情牽掛的男人,往往不會走上自我探索的旅程,因為他受困在保護者的角色中,他們不僅覺得對孩子有責任感,對看起來柔弱無法照顧自己的妻子也有責任。一個真正愛他伴侶的男人,應該增強他獨立、競爭與冒險的部份。皮爾森說:「男人每次都因為女人的無能和依賴,而從自己的旅程退縮,那麼他便在女性心中增強保護者的自我印象,同時更使她顯得無用。」(《內在英雄:P75》),換言之,純情的男子性情和價值觀方面比較接近「孤兒」和「殉道者」,他們相信為了得到愛,必須與真實的自己妥協,很可能為了不危及某些關係,而縮短或提前結束自己的成長(探索)之旅;有時他們會害怕,如果不犧牲自己善待他人,愛人可能會受害。在某些情境裡,他們甚至相信如果他們真的要完全的做自己,那麼他們最後會孤獨、無友而貧窮以終。
(2)薄倖浪子:
「薄倖浪子」的形象在愁予的抒情詩中,一再地出現成為詩中的主角人物,藉著主角人物以第一人稱「我」的姿態和語氣,「獨白」(如〈情婦〉)或「對話」(如〈錯誤〉和〈賦別〉)的敘事方式,鮮明地刻劃出「我」的性格、感受、情緒、思想及價值觀。這個詩中的「我」,流露出浪漫、灑脫、率性、自私等俱有「自我中心者」的人格特質,而這些「人格特質」則被傳統父權社會的男性沙文主義價值觀,以「浪子」的形象被接受與認許:
錯誤
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裏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在〈錯誤〉的這則故事裡,詩人以「過客」的姿態登場,卻採取主控全場的「全知觀點」(omniscient)來敘述,所以才能說出那個等待歸人的紅顏少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癡情與癡心,容顏彷彿隨著蓮花的開落與時俱移;並且也能夠在騎馬匆匆路過這座青石小城之際,從好奇地探出窗外的少婦的臉上表情,推想出她望眼欲穿的心情,原來是在等待從遠方歸來的情郎。
這首詩的前兩節段落總共七行,詩人費心地著墨於描繪這座青石小城裡,某戶人家窗扉裡面的「閨中少婦」,摹寫她等待中的心情,從詩句的字面上推敲,這些都是「我」這個「全知」的敘述者,事後主觀的揣測之詞,但是讀者不妨可以換個角度,站在少婦的角色觀點作如此理解:當騎馬路過的詩人,達達的馬蹄聲驚動窗扉裡的少婦,她以為這由遠而近的馬蹄聲,很可能就是久無音訊的情郎,於是急忙地掀開窗扉出來探看,不料來人不是夢寐思念的情郎,而只是路過的陌生的旅人,一時難掩心中失落和惆悵的情緒。若從閨中少婦等待的心情和悵然的失落感,去咀嚼這首詩的意境,與唐人王昌齡的〈閨怨〉似乎就有著幾分相似之處:「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薄倖的男人很可能只是「虛假的流浪者」,皮爾森指出「虛假的流浪者」,即使有志於流浪,也會服膺於他們所認定的方式,當他們從扮演的角色中,感覺得到愛和尊敬,而把真實的自己隱藏起來時(真實的自己很可能有許多欲望被壓抑著),便永遠無法有真正被愛的感覺,只是他的角色他自己覺得是被愛的罷了,實際上他們既不能獨立地作他自己,也就不可能付出太多的愛,同時不太能坦然地接受別人的愛與關懷。再者,他們的愛最後都可能會傷害別人,因為這種愛很可能是強制的、佔有的、操控的和依賴的。他們的自我認同感來自「擁有」(佔有)某個孩子、男友和女友,他們的所需必然以某種特定的方式滿足。即使探索之旅已召喚他們離開,假的「流浪者」還是要伴侶留在他身邊陪伴(《內在英雄:P78》)。
情婦
在一青石的小城,住著我的情婦/而我什麼也不留給她/祇有一畦金線菊,和一個高高的窗口/或許,透一點長空的寂寥進來/或許……而金線菊是善等待的
我想,寂寥與等待,對婦人是好的/所以,我去,總穿一襲藍衫子/我要她感覺,那是季節,或/候鳥的來臨/因我不是常常回家的那種人
薄倖的男人是情感道路上的流浪者,對於女人,這類男人所索求的只是「享樂的親密關係」,亦即從感官的享樂和滿足生理上的需求出發,而絲毫不會考慮對方的感受,並且由於強烈的自主意識作祟,使得他們片面地把女人視為玩物,把女性的身體當作發洩生理欲望的工具。他們的心中沒有責任感與關愛,自主意識使他們在與女性的親密關係中,堅持保有絕對的主控權和選擇權
,一方面他們不相信女人敢離開或叛離他們,另一方面則認為他們可以對自己的女人予取予求,同時在任何可能的機會裡,隨便跟別的女人發展另一段親密關係,而當他們對某一份親密關係感覺厭倦或厭煩時,立即翻臉不認人,絕情地揚長而去。
在這首〈情婦〉裡的男主角形象即是典型的「薄倖浪子」,青石小城裡的「情婦」則形同浪子的禁臠,被囚禁在孤獨的生活裡,因為浪子「什麼也不留給她/祇有一畦金線菊,和一個高高的窗口」,而且浪子還主觀地認為「金線菊是善等待的/我想,寂寥與等待,對婦人是好的」,將自己的佔有欲「合理化」,說成是替情婦設想,以免她難耐寂寞而紅杏出牆。設若易地而處,我們可以想像,這個被浪子以「金屋藏嬌」囚禁在青石小城裡的「情婦」,是否真的甘心情願於此種偷偷摸摸的「親密關係」?在她的內心深處,是否長久以來籠罩著「閉室恐懼」(claustrophobia)(註9)的心理陰影?凡此種種,均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這種浪子性格的男人,正是皮爾森筆下「虛假的流浪者」,對於愛情有著強烈的自主意識,而這種自主意識則表現在「強制、操控、佔有」等欲望上。皮爾森認為浪子型的男人喜歡將女性嬰兒化,從來不會相信女人膽敢離開他們,拋棄親密關係而選擇獨立。他們要保住妻子(筆者註:在此也可以用「情婦」替換妻子的角色),如果不是叫女人們纏足或懷孕,至少不讓女人們擁有開創其事業所需得技巧和信心,如此浪子就可以繼續被服侍,而女人由於非常依賴男性同仁、上司,甚至屬下的關懷,以至於女人寧可違背自己的倫理觀念和價值判斷,也不敢冒險選擇獨立,而被排除在「男孩隊伍」之外(《內在英雄:P79》)。
從〈錯誤〉和〈情婦〉這兩首詩裡,筆者窺見中國古老封建的父系社會裡,父權思想如何牢牢地宰制著婦女們的人身自由(包括選擇獨立自主的生活的自由)、婚姻自由,主導著兩性之間的「主動與被動」、「選擇與被選擇」、「獨立與附屬」的種種關係,而「家」則成為禁錮女性身體與思想的「樊籠」,如同女性主義學者陳玉玲教授所描述的:「家是傳統女性活動的舞台,也像一個無形的樊籠,限制她們的自由,使她們只能蟄居廚房及搖籃旁。在父系文化中,女性命定的角色是好女兒、賢妻良母,服從父親、丈夫的命令與社會的行為規範。女性生存的空間局限於父親、丈夫力量籠罩之下的『家庭』--這也象徵封鎖女性勇氣及成長的『樊籠』。」(註10)
在父權社會底下,兩性如何各自扮演性別角色,皮爾森深入分析說:「傳統的性別角色是我們文化中主要的執著之一,所以如此的原因在於,文化將性與愛變成一種人為的稀有產品,人們必須花費無盡的時間試圖操控它們以得到滿足。教育告訴我們,我們必須服膺某種女性或男性行為的形象才能被愛,也才具有性的吸引力。然而,只要我們在扮演角色,而不是探討人生的旅程,我們就永遠無法感到自己被愛,也無法經驗到真正親密的性關係。於是我們可能有很多情人,但仍然覺得空虛、饑渴和貪婪。」(《內在英雄:P77》)的確,兩性之間如果僅止於扮演角色,以符合對方期待的形像來建立親密的性關係,而喪失各自的自我和自主性,這樣的兩性關係不可能產生出溝通良好的互動,獲致真正的衡平。
雖然少部份具有前衛主義(avant-gardism)傾向的新世代人們,喊出「男人不壞,女人不愛。」、「不要性騷擾,只愛性高潮」、、「不羨慕天長地久,只要求一夜風流」這類聳動的口號,但多數婦女其實並不喜歡浪子型的男人,因為這種男人仍停留在「虛假的流浪者」階段,他們顯然並不是為了成長而選擇踏上探險的旅程。選擇獨立(自主性和自我)和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在我們的文化認知與社會結構中,我們傾向於相信兩者是難以兼得的,以致於許多男人害怕親密關係而選擇獨立,女人則害怕孤獨而選擇親密關係,皮爾森說:「諷刺的是,這種選法使得兩者都得不到他們真正想要的。其一,因為人們兩者都要。再者,要得到這個卻不要那個是不可能的。」(《內在英雄:P78》),面對此種價值兩難的選擇困境,皮爾森提出了解決辦法,首先,她認為「選擇親密而非獨立,我們便無法在關係中完全做「自己」,投注太多精力在維持該項關係,我們只是『保險』不出錯,努力扮演好角色,好奇著為什麼會覺得如此孤單。反過來說,如果選擇的是獨立,我們對親密的渴望也不會消失。」(《內在英雄:P79》),所以我們愈是作自己(獨立),愈不會感到孤獨。因為擁有自己的人是不會感到孤獨的(《內在英雄:P101》)。而「流浪者」甘冒孤獨和失愛的恐懼,仍然無條件地選擇自己和自己人格的完整,這是「流浪者」從探涉的旅程中,學習獨立成長,成功地轉型為「英雄」的先決條件,而且最終才能既自主又愛人,「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才可能既同情尊重對方,又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內在英雄:P98-99》)。
【五】亂世裡的潦倒男人
在愁予的浪子形象中,最能扣動讀者心弦、感人肺腑的詩作當屬「亂世裡的潦倒男人」,諸如〈當西風走過〉、〈醉溪流域〉、和〈旅程〉。尤其〈旅程〉這首詩,以動亂時代作為背景,深刻地敘寫出一個家庭如何被戰亂這個「外力」,活生生地撕裂,以致懷孕的妻子身死的慘境,正是愁予青少時期流亡經驗的深刻「鏡映」。
「亂世裡的潦倒男人」這個飽經時代憂患和情感滄桑的形象
,往往從「流浪者原型」退化或內縮為「孤兒原型」,
去非兄

這篇真好

最近你忙否
星期二下午四至六點是否有空
想約你到東海我的課上
座談

希望是三至六月某個月的月中
:)
威仁:
週二下午時段可以
要我哪天去到
請再來妹兒

許久沒見到你
還在熬博論吧?

去非兄:

問好了
想轉貼你在這裡的幾篇文章
尤其小說部分,冰之火特別有興趣
該如何聯絡?

祝文安

給我你的妹兒
我把修訂過的新檔案寄去

那兩篇小說
將分別刊在最近的新竹文獻和竹塹文獻

去非

去非兄

已收到
謝謝

請問可以把這篇借我當成參考資料嗎?
我不下載,只是引用網址而已
謝謝你︿︿
(因為剛好要寫報告)
可以下載 歡迎取用 但轉載前請先留言告知

陳去非

去非大哥一直是崎雲敬佩且仰慕的詩人吶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