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幸蕙走一趟沒有地圖的旅程訪文學一生

文學相關理論
每日限貼兩篇
陳幸蕙走一趟沒有地圖的旅程訪文學一生

作家陳幸蕙是台灣現代散文作家的主力,常常可在報紙副刊閱讀到她的大作,也確實如陳凌老師介紹她時,提到散文在現今文學上的定位問題,陳幸蕙的作品就如同她自己在演講中回答:散文是否是中間文類?今日的散文已經在小說、新詩之間變成為模糊地帶,對於作者來說,只要散文能夠達到心目當中理想的水準就好。而陳幸蕙的散文真的就能讓讀者感覺她是悠遊的,就像一趟沒有地圖的旅程,是不設限,也不受限的。一出發就沒窒礙,相信她每一趟旅程都有圓滿達到她心目中的理想,所以才有自信繼續她一次次新的旅程,新的書寫,可見散文文類的模糊地帶不是作家的一個問題。

陳幸蕙首先探討文學的作用。在她眼中,發生地震風災等天災時,深入災區救災的醫生,或許有一些人在以前喜愛文學,所以一場災難激發他們的悲天憫人胸懷。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文學家之言,我卻覺得這並不是牽強附會,因為往往在大災難發生後,會讀到某些深入災區醫生的感想文章,身歷其境的日記報導,娓娓道來,真切感人,由筆觸中可見這些專業人士,身受文學的淺移默化,不但能在專業技能之外,培養人文心靈,更可自己提起筆,將自身的觸動也以文學的形式傳播出去,文學是會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的。

就像陳幸蕙所說,生命當中如果缺少了文學或哲學的深度,是很大的遺憾。而蘇東坡、鄭板橋、洛夫、向陽、楊逵等文學作家一路陪伴她的生命,甚至因西方作家叔本華的一句話:願一切有生命的皆免於受苦,即影響她吃素至今。也如她介紹的美國女作家愛蜜莉迪金生,一生寫作一千多首詩,只發表4首,愛蜜莉她的寫作態度是不為出版、不為出名、不為金錢、不為文學獎等原因而寫,以避世隱居的生活態度,保持自身的純粹,創作出純粹的作品,這也影響到陳幸蕙的寫作態度,使她不愛上電子媒體,單純只為寫作而寫作,為藝術而藝術。
一本書、一句話就很可能對一個人甚至是作家名家發生影響,我非常認同。有趣的是,陳幸蕙提到欣賞的作家,有多位是詩人,不禁讓我想到詩在當今台灣的一些現象。原本就喜愛閱讀的人還在,並不會流失,但是世代更替,不可否認的年輕的閱讀人口並未銜接上,尤其是新新人類E世代,文學系的學生讀的書就遠不及上一世代的學長,更遑論不是文學系的學生,我身在我們年輕族群及網路世代青少年族群中,深深覺得文學如果以傳統方式繼續傳承,真的會出現危機。先不論創作文學的人才會越來越少,(不見得是年輕世代沒天份才華,而可能新世代的網路創意、廣告行銷行業較吸引他們加入),首先要面對的就是文學家的作品在閱讀文學與購買書籍的人口漸少,老讀者凋零後,新讀者對文學沒興趣,甚至完全不閱讀不購買,文學家的經濟將發生問題,又如何堅持純粹的寫作下去?

但是文學的危機,真的要全怪年輕人不讀書嗎?如果以另一角度看,對年輕人來說,大人的世界一直有新鮮玩意發明,如電動遊戲、電腦網路在新世紀推陳出新,這些也都是大人發明行銷的,那麼文學為什麼不推廣給他們?不推廣給每一個從不看書或沒機會升學唸書的人?這不也是文學在遠離他們嗎?因為凡事總是由淺入深的學習,即使是麵包店的學徒,也分二手三手學徒,文學本和大眾有一些距離,不似武俠小說、電影、電視易懂可親,精闢艱深的文學固然要創作,平易近人的文學也應有人創作,才能讓完全不看文學的人入門,要讓男女老幼士農工商皆能與文學產生接觸的第一步,應該是要先引起他們的興趣,任何事都是要先有興趣,才會有持續下去的動力,而讓他們完全看不懂,完全不能理解,又如何引起他們的興趣呢?舉新詩的例子來說,台灣新生代新詩作家的技巧形式都相當精練,散見報端的作品大都晦澀艱深,但是若每一個新詩作家競相追逐此種風潮,市井小民又如何從新詩中得到感動,產生共鳴?如果他們能在生活中看到親近易懂的文學而感動,即使是一個飆車少年、機車店學徒也會被文學影響,也能與文學發生關係。

我相信一定要有某些人努力,站在市井小民與新新人類的角度創作,作品和他們的生活接軌,才能讓他們一步步接近文學,否則他們只見文學的難度,一生可能與文學絕緣,實在不是文學的原意,而在新世紀用新的行銷方法介紹文學,嘗試各種方法推廣文學,讓文學生活在台灣人中,台灣人生活在文學中,是每一個台灣文學人的責任。


附記:
中央日報<文學下鄉>作家巡迴演說
演講人:陳幸蕙<一趟沒有地圖的旅程>

2002/11/16

謝謝亮羽跟我們分享這篇文章
陳幸惠雖是散文家,但一樣值得寫詩的我們借鏡 :D

莫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