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詩歌及其閱讀之五大要素的層狀構造:讀者(之二)


讀者作為詩歌及其閱讀之五大要素之首,是層狀構造之最外表的一層,是詩歌的物件和目的。詩歌是要有讀者的, 這涉及到為誰寫的問題。而讀者是有選擇性的,正如詩歌對讀者也有選擇性一樣。這種雙向的選擇,決定了一首詩歌的活力和生命力。可以打這樣的一個比方,纖維質和養分這類素材,經過某種神秘的生物作用,在語言構架的詩歌之樹上,結出了有味道或感覺的詩歌之果。這個果子,自然要由人去摘,去品嘗和品味。這樣的人,就是詩歌的讀者。他們有不同的嗜好,喜酸、澀、甜、苦、軟、硬等不同品質的水果。讀者對詩歌是很挑剔的,正如見到不喜歡吃的水果,就會把它扔掉。而我們寫的詩歌,實在多得“遍地開花和結果”。

我們都知道,詩歌是有階層性的,正如人類,正如讀者。在早期,詩歌主要是為上層服務的,並非是普眾的。這一點,無需多費筆墨。前一段時間,有人把詩歌寫作分成兩大類:知識份子和平民。這一方面,說明瞭讀者在詩歌中的顯著地位;也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讀者和詩歌之間的雙向選擇的屬性。

在這裏,我要強調和分析的,正是詩歌的這種雙向選擇性。其實, 任何文體, 都有一個為誰寫作的問題。比如科學論文, 只是為相關學科的專家學者寫的, 就不要求非本學科的人能讀懂。比如信,需要一個收信人,別人不能隨便拆看。比如廣告,你在推銷一種產品,你必須打動你事先設計好的目標用戶的心,使他(她)們掏腰包。詩歌也不例外,寫的時候,不管你是無心還是有意,其結果,都只能面對一部分讀者。不可能想像,你是為天下所有人寫的,即使想了,你也不可能達到目的。這一方面,是由你個人的經歷、文化、學識、素養、趣味、偏向、性格、品行等因素決定,使你面對素材,構思出不同的意象,在用語言表達出來後,作品的取位元元、定向和難易程度,相對於不同的人,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感覺和效果。這是因為,讀者也同樣有各異的內在因素。在詩歌作品不為理解和受到很不友好的點評時,作者有時候會非常生氣地說,這簡直是“對牛彈琴”。這就是說,這些人並非你的讀者,雖然讀了,但還不算是你的讀者,因為他們對你的作品,找不到任何感覺,至少是沒有好的感覺。我們說,某作品是“陽春白雪”,太高雅,只適合特定層次的讀者閱讀和欣賞。比如艾略特的《荒原》,曲高和寡,大部分人,也只能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們把讀者分為大眾、知識群體、詩歌的愛好者。現代詩歌,由於流派、寫作手法越來越多樣化,人們求新求異,即便是詩人之間,有時也不能相互容忍和理解,更何況一般的平民大眾呢。我們說詩歌好懂難懂,也是相對的。從本質上講,詩歌只能為一部分人所理解,這是正常的現象。但我們也看到了,從前期的朦朧詩歌,到後來的兩個分子寫作,在西方現代、後現代思潮的影響下,為數不少的人,追求了一種愈寫愈晦澀的方向,覺得只有別人看不懂,愈外國的,才算是好詩。他們日漸背離了中國的文化傳統,寫出了所謂的“鬼詩”、“天書”,也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和養分。詩歌和讀者,是相互選擇的,缺少了讀者的詩歌,是沒有前途的。這個問題,愈來愈為當下的詩歌愛好者所警惕和重視,已經有所矯正。現代生活的節奏急劇加快,一般讀者是沒有時間和耐心,去解讀那些隱晦難懂的詩歌或“密碼”。他們對那些高深的詩歌,選擇了敬而遠之的態度。由此所出現的讀者流失,是雙向選擇的必然結果。

眾多的詩歌,可以劃分到一定的區域,並和讀者的群體,發生對應關係。這種關係是極為複雜的,很難用簡單的兩個“分子”來概括和包容,這也就是當下,出現了“第三條道路”等寫作的原因之一。讀者是多種多樣的,詩歌也一樣。我們不能簡單劃一地要求詩歌,而是允許不同品位的詩歌存在,呈現一種百花齊發的局面。但是,我們同時也要強調,作為詩人,在心裏,要想到我們這個國家、社會、民眾,要為他們謳歌。有人說,他們的詩歌,是為“未來人”寫的,從現實主義的角度看,這是很荒謬的。你根本就不瞭解未來人,他們有未來的詩人為他們寫,而他們所能欣賞到的,也只是眾多優秀詩人的傳世之作。我們應該知道,天才是極少數。《荒原》只配艾略特去寫,如果是一般人寫的,只會被當成垃圾。原因很簡單,他的其他成就和狀況,決定了他是艾略特。

我們也看到,詩歌和讀者的雙向選擇,會隨時間和空間,發生動態變化的。早期出現的汪國真現象,曾引發諸多少男少女為之瘋狂,但很快就終結了。這說明,他們作為讀者,成熟了,品味和欣賞水準發生了變化,轉換到別的讀者層次。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生活閱歷、修養、知識、情感、道德品質、心境和情緒等等,都要經歷許多次類似的轉變。當你從一個讀者群,跨入另一個時,詩歌的好懂和難懂,也就發生了相應的變化。

人們說,“船能載舟,也能覆舟”。作者通過詩歌作品和讀者發生聯繫,也必將相互影響。片面否認其中的一方,只能走向極端,並不利新詩的繁榮昌盛和健康發展。我們既不說讀者是詩歌的上帝,也不能說詩歌是為“未來人”寫作。只有詩歌和讀者,出現交集,才能產生同振,才能有美好感覺出現的可能性。


論詩歌及其閱讀之五大要素的層狀構造:感覺(之三)

伴隨著高新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現代詩歌的題材,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不再局限于古典詩意的“小橋流水風花雪月”,我們無所不寫,無物不可入詩;與此同時,詩歌在數量上,也呈現出一種階數性的爆炸。與這種數量增加相伴的,是品質上的良莠不齊,和價值評判上的無政府主義狀態。我們甚至問自己,什麼叫現代詩歌?是不是分行了,都算呢?似乎沒有人說得清楚,沒有一個說法令人信服。只有當我們閱讀詩歌的時候,才憑著感覺,說這首詩歌富有詩意,說那一首毫無詩意可言,不能算做詩歌。這就是說,作為讀者,我們透過文字,解讀了意象,獲取了素材。但獲取素材,並非詩歌的功能。我們有其他文體,能更好地傳達資訊。而我們通過解讀意象,從對詩歌內外之蘊意的理解和感受,產生了情感上的極大波動, 從而獲得了享受或啟迪, 或喜或悲或痛或其他什麼特別的快感。這就是本節所要分析討論的,詩歌及其閱讀之層狀構造的第二要素:感覺。

閱讀一首好的詩歌,就像是經歷一次難忘的心靈之旅。無論是它描述的自然景觀之新奇秀麗,還是情感挖掘上的令人神往、心跳、煽情、癡迷,或者是內心孤獨和痛苦的揭示,都能給人以真切的感動、處世的警醒、美的享受。這種過程,只有好的詩歌才能完成的。好詩歌像是一個精神上的好夥伴,能令你心身得到休息、安撫、平靜、欣慰、愉悅、啟示,她能更大限度地調動你的情感和激情,能和你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可以這麼說,讀者之所以讀詩歌,是因為他們能通過詩歌,獲得某種高級別的精神上的感覺。所以,感覺,也就成了評判一首詩歌好壞、詩歌和非詩歌之區別的主要標準。

應該說,在與其他聲音形象藝術相比,當下的現代詩歌,處於一種劣勢。詩歌沒有攝影來得真實,缺乏繪畫的視覺享受,少了音樂對聽覺的振動,更談不上雕塑作品的立體的直觀美感。那麼,讀者是怎麼來獲取這種詩歌上的感覺呢?讓我們先看看文字本身。中文是一種象形文字,每一個字,活似一幅畫的縮影,它本身,就能給人以某種美感。但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現代詩歌,主要是在引進了西方詩歌之後,在繼承了傳統詩歌之優點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同一首詩歌,只要翻譯得當,我們不能說,英文版比中文版更美;也不能說,法文版和英文版之間,存在著不可逾越的區別。也就是說,文字本身,並不是產生感覺的主要原因。那麼,我們再來看文字的分行性。一個一個方塊,經過巧妙的分行和堆疊,能形成另一種美。但我們都知道,不是所有分行的東西都是詩歌,而只能說,分行性,加強了詩歌閱讀的美感。

讓我們再來看看素材。素材好比一些原始的材料,在被加工之前,它們是粗糙的;在構成詩歌之前,素材雜亂無章地堆放在一起,它們是枯燥乏味的。這就是詩歌,和研究報告之類的文體之間的區別。詩歌不是為了講解一個事實,不是為了告訴你,一隻鳥是黑的,是灰的,或有任何其他的顏色、長度,或體重之類的無聊的資料。詩歌,之所以獨立城為一種文體,有其獨特的藝術存在的必然性。

那麼,我們只好來研究意象了。意象,在這裏,作為詩歌五大要素裏面最重要的一類,包括了所有在素材之上,經由想像力提升的,意境上的東西。它可以是傳統的意象,或隱喻、比喻,或是用其他任何藝術手法,營造出來的清麗奇譎、鬼斧神工、感人肺腑抑或催人淚下的意境或詩化的事件。只有這樣的意象,通過讀者閱讀文字,經由視網膜,抵達讀者的大腦和神經中樞,才能給讀者以莫大的美好感覺和快慰。這樣說來,借助詩歌文字這樣的媒介,素材在上升到意象之後,將直接作用于讀者。我在這裏,把這樣的作用過程,叫做詩歌的感覺。這樣的感覺,或心靈上的作用,如果能達到原子核裂變的效力,那麼,這詩歌,就算是驚世駭俗了。我覺得,杜甫的這一句,就達到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現在,讓我們來具體看看,感覺對於詩歌寫作的指導意義。首先,詩歌要有感覺,那就不能太直白。白了易懂,但白如清水,一見透底,是沒有多少深度、波折和韻味可言。喝茶有茶道,品酒有酒歌,虛有虛的空間,曲有曲之妙處。這好比看女人穿旗袍,露得恰到好處,突得似媚非媚,曲得似俗不俗,讓天下的男人,只有俯首稱臣的份。

同樣的道理,詩歌也不能寫得讓人看不懂。太晦澀,好比猜謎,你怎麼更好地和讀者交流?怎麼讓人感覺、品味和體驗呢?這樣的詩歌,是無法和讀者產生共鳴的。當然,我在分析“讀者”的因素時,也講過,你用詩歌挑選了你的讀者,如果你說,“只要天底下,有一個人能讀懂這詩歌,就滿意了!”那麼,這是你的自由,很可能,那唯一的一個人,就是你自己。可以說,說這句話的人,本身就是一個悲劇。

寫新詩,在對事物、思想、感情的描寫上,要給讀者一種美好的感覺,就要在新鮮、奇特、厚重上,下苦功。這就要求詩歌作者多開動腦筋,在哲理的昭示上,在對人生的思考上,有新的發現和突破。只有這樣的詩歌,才會對他人和後世,有啟迪的用處。

200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