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齣黃英雄老師編的戲,和他其他如誰人的子等劇的鄉土樸實
色彩一般。

黃老師的戲很重視家庭與親子關係的探討,雖然與現在流行
感官刺激的劇風是反向而行,然而他卻一直堅持自己的路線。

這齣戲發生在日劇時代,理所當然的有閩南漢文化和日本統
治文化的衝突。這樣的戲路以劇中的漢人年輕人自小陪著母
親嫁給日本高官為經緯。

漢人年輕人受到日本養父的溺愛,仗著日本統治者的權勢任
意妄為,到強娶一漢人女孩,劇情走到糾葛的高點。帶著象
徵色彩的,漢人年輕人代表被殖民而羨慕日本文化的精英士
紳階層,而年輕人的親生祖父死守著破落的宅子,用一些漢
人文化的原則,軟性的和日本高官作對,也代表某些漢人的
不妥協態度。

要說這是一部不容易看懂的戲,幾代間的感情悲劇,濃縮了
台灣被日本統治下的不同民眾情緒。但是又演得很保守不露
骨,不仔細看還以為是普通的閩南語哭戲;其實層次上是差
別很多的。

時代都已經過去了,不論當年日本維新的軍國文化,或是詩
社文雅唱和的漢人文化,在今天都已消聲匿跡了。觀劇之餘
,只有徒留感嘆而已。

(黃英雄先生,於耕莘文教院開戲劇課,並於新店崇光社區大
學任教。除了電影電視劇本,數年前曾獲教育部傳統戲曲劇
本比賽優選,獲選項目為歌仔戲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