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閒暇之時。三、五好友聚會一起聊天泡茶,乃是人間生活一大快事。客入主人皆通諳茶道,場面一經聊開肯定十分熱絡。在場飲茶、談茶、鬥茶、暢談茶經,將那份閒情逸緻化作輕鬆之休閒,即使只有短暫之盤桓,亦足以讓人樂活個一整天。然而,因為「泡茶」是一門藝術,說它淺顯易懂,卻不見得人人功夫到家。

許多嗜好茶道之客,為擴大其好拉攏同好,喜歡將其所知之茶道規矩,毫不藏私的公開出來,因此,此舉更加促使茶道之發揚光大,人人都想一試而投入其中。茶道新客必須先了解其道具,從茶桌茶壺至茶杯,乃至茶船茶巾等等。新客都得對它認識而且還會使用,這樣才算是踏入茶道之大門。

至於茶葉、茶盆、茶匙等輔用常識,亦需謹記在心並隨時可以運用。不管您懂不懂那麼多,各人之泡茶風格必須積極的建立。年增日久之後,您對道具之使用、茶葉之選擇、甚至泡茶風格、在在都會顯示出與眾不同之格調。我家老五最早與茶接觸,年紀輕輕便與泡茶結下不解之緣。退休之後的茶緣,更是難分難捨。

記得剛開始之時,他對茶道一竅不通。對於茶葉之使用,也都只能隨意行事。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磨練之後,他才敢買入自己的第一套茶具組合。對於茶葉之選用,它亦有其獨特之風格。

或許是受過長時間之陶冶,他對茶葉特性和茶味都能瞭然於胸。例如:鐵觀音之成熟口感、烏龍茶之嬌嫩感覺、還有凍頂茶之溫厚淳樸、他只需略嚐其茶湯,立可辨識清楚,它是屬於哪類茶葉。隨著季移更換茶葉與茶具,他也都有著自己的一套原則。

他喜歡飲用淡雅之茶湯,他與茶友相聚之時,他會在茶湯上用功夫。他的飲茶哲學並非一成不便,因人因地或面對之場景,他都能夠隨心支配而不亂套。據他所告知之常識裏,曾經提過有關泡茶之順序大要。

他說:「泡茶程序大致可分為溫壺、入茶葉、熱水沖泡、燙杯、倒茶、聞香、分茶、品味茶湯、收拾茶具等等步驟。」此外,他還敘說泡茶之品質管制,宜採「細水長流」方式倒水入壺,切莫心浮氣躁為之,因而使茶味無法完全發揮出來。

至於茶葉放入茶壺,以茶壺身高來計算,半壺之高度最為恰當。茶葉放太多茶味苦澀,放太少則又茶湯淡而無味。施放多少必須用心,量度恰好才能泡出可口之茶湯。通常一泡茶以沖泡三次為準則,但若使用頂級上好之茶葉,一泡茶沖水十來次也不為過。

首次沖水與第二次沖水,時間各在一分鐘內最為適當。第三次沖水時間,則可多加個15-20秒為限。沖泡前先用熱水,將茶壺裡裡外外沖洗一遍,這就是所謂的「溫壺」手續。泡茶結束需將壺內之茶葉掏出,並把茶壺內外用熱水清洗乾淨,如此一來就可避免茶壺積囤茶垢了。

在我個人之看法,泡茶是個費勁耗錢之嗜好。細節繁多且又耗費工夫,喝入口中只有小小一杯,對於牛飲成習的我而言,怎麼也不會對它產生興趣。不過,有時候為了應酬上之需要,儘管我的忍耐功夫有限,但我還是會忍耐與它周旋到聚會結束。總體而言,泡茶習慣我是永遠無法融入其中的。

我這人與茶無緣,但卻與茶又糾纏不清。我不喜歡喝茶,不論是紅茶綠茶,不管生茶或熟茶,或是全發酵或半發酵之茶,只要見茶極思避開。儘管如此,我卻喜歡茶山之青翠顏色。只要空閒逛茶山,有段時日裡逛茶山,它還是我調濟緊張壓力之運動哩。

這日天上下著毛毛雨,我信步走進一條不知名的山路。山徑彎曲,一路蜿蜒,毫無阻礙的走進一座茶山。茶山茶樹蒼翠青青,眼前的景色突然為之一變。壠壠行行橫列栽植的茶樹,綠油油的一片,直接綿延至天際,壠壠翡翠深綠十分醒眼。

但見滿園忙碌的採茶人群,彎著腰雙手忙碌不休,嘹喨的山歌到處飄揚。採茶人個個雙手動作飛快的採摘嫩茶。採茶婦女們腰股旁側,全都榜掛著一個竹簍彎腰摘茶,兩手像似刺繡上下運動不歇。

一心兩葉決不含糊,動作之快令人咋舌。男人力大穿梭於壠間,將婦女摘好之茶菁集中一起。一籮筐一籮筐的,扛至車上安置固定綁好。不一會裝滿一卡車,司機便將車子開走。卡車運輸簡直就像在跟時間賽跑,一車接一車的來回運送。

山間多雲霧,此時山霧尚未除盡,人影在霧幕裏閃動,加上山歌的點綴,茶山風情表露無遺。這天恰巧又是春茶趕鮮之期,茶農忙進忙出,連好好睡上一覺都會感到奢侈。午後山間雲霧稍除,茶山之景色出落得更加養眼。

走過農舍,看見一家人忙碌的在製茶。男人皴揉茶菁婦女忙著炒茶,老人家坐在搖椅上含飴弄孫,一幅茶山弄孫圖,自然的展現眼前令人羨慕不已。基於好奇,我乃越步向前請安,順便向老人家請教一些製茶要領訣竅。

老人家年紀七十開外,精神飽滿中氣十足。說起話來鏗鏘有聲。老人知道我們是「台北憨」,都市裡走出來的軟腳蝦,所以,他只跟我們談些風光山色,絶口不提任何製茶技術。不過,他驕傲的對我們說:「一輩子的耕山做田,唯一成就只有這些茶葉罷了。」

這位老人家煙癮很大,一支老煙斗燒得烏油油的,說幾句話就將煙斗往嘴裏塞。等到白煙從他口鼻間逸出,他才滿足的繼續把話說下去。這時他搖動著椅子,悠悠自口中說出,一套簡單的製作過程。

他說:「茶菁摘下立刻送至曬場進行萎曬,萬一遇上陰天或山雨欲來,就須將這道手續移入室內進行。茶葉必須呵護照顧,揉捻功夫不可馬虎。如此這樣進進出出揉捻炒製,約需一個月功夫才有茶葉可以應市。」

老人家又說:「春茶飽含著春天氣息,喝進口內滋味雋永。價格雖然不錯,可是產量少得可憐。以量制價乃千古不移知道理,但是茶農並不瞭解其中道理。」老人稍頓患了口氣,又說:「因為茶農歷來只管生產,銷售全歸貿易商去開拓。」談到這裡老人話鋒一轉,他說:「許多茶農常用農藥除蟲,並把化學肥料當作仙丹,結果大好一片茶園在其無知的肆虐下,變得地癘難耕無所收成。」

接著他又說:「農家對待土地好,它就能幫助您生出好茶葉。經常的使用化學肥料,土地容易酸化成為疲弱貧瘠之地。這樣不但會減短茶樹壽命,而且還會影響到茶葉之品質。」

說到這裡稍停,吸兩口煙之後他又繼續說道:「一個懂得茶耕之山農,他絶不會貿然的去做這種不智行動。」接著又說:「春茶的香氣,宜用山泉水或無根水提香。水質是茶葉的夥伴,它可決定茶湯的好壞,故爾行家對水挑剔得厲害。」

他又說:「新世代的年輕人,他們喜歡喝花茶或香草茶,這些都屬野茶難登大雅之堂。」我非喝茶愛好者,老人所說似懂非懂,但也收穫不少。我家老五懂茶,茶齡至少卅餘年。此時他若一起,相信他們的對話一定非常精采。老人見我聽得津津有味,在一旁邊抽煙邊打量著我。這時候他的幼孫進來喊說:「阿公,媽媽說飯菜煮好了,我們趕快去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