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朗讀的時候,唸的是有意義的故事。

漸漸的,故事型式開始有了變化,句構拉長或縮短,意義開始不再顯而易見。

於是朗讀也困難了起來;原來有情節可以依附情緒,現在卻得自行摸索想像。

才剛習慣從一些線索裡找出脈絡,教材馬上又會繼續變化,字詞的意義變得更模糊,句子與句子的鏈結更鬆散,需要想像的部份則更多了。

她一直不懂,為什麼要學著朗讀這些東西。

剛開始她還設法與那些字句親近,用自己的方式想法子賦予它們一些意義,但過了一陣子,她發現其實就算不傷腦筋,只是平平板板地把通篇文字照實唸出,老師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

就這樣吧;她暗暗下定決心,這樣輕鬆多了。

雖然大家好像都把朗讀當成一件重要的人生大事,但似乎這樣打混過去也沒什麼不好,日子一樣可以過,沒什麼與其他人不同的遭遇。

直到遇上了他。

幾回的眼神交會,幾次的促膝長談,她在心裡暗暗決定,他或許就是自己在等待的那個人了。

這天晚上的約會,她隱約有某種預感,同他一起吃飯時,從他的眼神裡,她似乎讀得出某種更進一步的準備。

漫步在沒人的海堤,她伸手撫平被風吹亂的髮。他靠近她,微笑著,開始用低低的嗓音說話。

起初,她聽不懂他說的內容。那些字連綴起來並沒有意義,但他卻十分流暢地說明;再聽了一會兒,她突然發現,他低聲朗讀的內容,溫柔地將她包圍,她能夠從那些字詞的音色、形狀、稜角、溫度當中,感受到他充滿愛意的擁抱。

他結束朗讀,她大夢初醒,忽然明白,學生時期那些無趣的朗讀課程,真正要學習的,其實是如何表達自己的靈魂;他剛才朗讀的內容,其實就是他自己。

低著頭咬著下唇,她後悔那時沒有好好練習,抬起頭來,正好迎向他充滿期待的眼睛。

她不知不覺張開口,吶吶地說不出一個字。